诗歌中的爱情信息

非凡网 34 0

    爱情已留在了1900年以前的19世纪。

    像席慕蓉的:

      在那条山路上

   少年的你 是不是

   还在等我

   还在急切地向来处张望

    这其实抒发的不是一个人的爱,而是对爱的缅怀。

    20世纪的席慕蓉写道: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候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这其实抒发的也并非诗人自我的爱情,而是一种对爱情的呼唤。在禅味的执着支持着的渴望中,明显地含有绝望。

    普希金在爱情梦酣的夏天把爱情举到了最高处:“一切都为怀念你而牺牲:那灵感的竖琴的歌声,火热的少女的泪滴,我的嫉妒的内心的颤栗,还有光明情思的灿烂,名声的闪耀,流放的幽暗,以及报复,那激烈的苦痛所引起的狂暴的幻梦。”

    雨果为爱情也可以不顾一切,因为:“既然我的唇触到了你满满的杯,既然我苍白的额放在你双手里,既然我已吸到过你灵魂的呼吸。”

    但是,海涅却似乎看到爱情行将远去:“我在睡梦中哭过,梦见你在墓中沉睡。当我醒时,泪珠儿还从我脸上流下来。我在睡梦中哭过,梦见你将我遗弃。当我醒时,我依然哀哀地哭了多时。”

    爱情已经留在了古代。一星柳絮在茫茫大地上落下,好像一个叹息:“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叹息空阔成江河寂寞成水边一个现代的女子:“汽笛,在空荡荡的心中穿织乡愁,家乡水缓缓从指间流过。”人们一遍遍地呼唤爱情,仿佛爱情是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诗人们却似乎是很久没有歌唱和抒发自己的爱情了。现在的爱情诗,歌颂的都是爱情本身,而不是诗人自己的爱。

    爱情的时代过去了,诗歌的时代也过去了。到处是物质的反光,爱情站在那里身临绝境。当人类还没有普遍富裕起来的时候,爱情也不能普遍,当人类还不能普遍提升的时候,爱情也不能得到提升。我祝愿现代化早日成功,也许到那时就是爱情的复活节,否则我将诅咒它早早灭亡。

    1993年,在南太平洋新西兰激流岛,顾城心祭了情人英儿,斧劈了妻子谢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就此宣告了爱情在20世纪的最后灭亡。

    20世纪90年代初,女作家池莉说:不谈爱情。

标签: 爱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