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肆虐之后,慢慢地春天的脚步近了。
年年月月,四季轮回,而我们的生活也总是周而复始。
此时此景,经年浸淫在闹市的人们往往都会扣动尘封已久的心扉,兴起踏青探春的兴致。
但现实之中兴之所至,往往并不能身随心动,于是乎信步来到了楼下的花园中。
小草泛青,枝吐新芽,和煦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下面几句诗文: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江南还远在千里之外,那样绚丽多彩的春天显然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走到一棵不大的柳树旁,树冠似盖,柳条如丝;返青的枝条上缀满了新生的嫩芽,婆娑起舞,轻轻触动着你的脸庞,附近的空气中隐约飘荡着一股淡淡地嫩叶香涩气息。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依稀仿佛中,我似乎还看到了一副场景:
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峨冠畅服的李白与几个朋友坐在几案旁,笛声清越,痛饮唱和,酣畅临别之际,李白深情地折下一枝柳条送给友人,并挥毫写下:“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佳句。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这首诗歌里表达的是出征将士们对家乡及亲人们的深深怀念之情。
“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同时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行的游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环境中,一切遂愿。
一棵树,一枝条,就这样变得情意绵绵,缠绵悱恻了。
看着身边的青青杨柳,身为游子的你是否也想起了那遥远的桑梓之地?是否想起了那白发苍苍的爹娘?是否也想起了村前的那颗大槐树?
园角矮矮的桃树已含苞待放,几位豆蔻罗敷在嬉戏留影。“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美丽的新娘还待字闺中,还是已成入幕之宾了了?美好是在半遮半掩之中,亦或也是在那潮起潮落之中?也或许只有那对美好的期待与想象才是永恒不变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桃花美女装饰了崔护的梦,她也应该有自己的那游园惊梦吧?那多情的公子,你为什么要用和着这满园的春色扰动人家的一帘幽梦?你能把女儿家的小心思一直捧在手心吗?你能吗?
那几颗高大的玉兰树,似乎一夜间就含苞怒放了。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遗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
泛青的枝干上缀满了雪白的花朵,朵朵怒张,尽情地释放着娇柔但却旺盛的生命魅力。洁白娇嫩的花朵叠加在一起,在一瞬间突然开放了自己,似云如霞,一夜间似乎独占了全部春光;一阵风过,片片落英从眼前飘过,那飞雪般的花朵飘飘而逝,令人感慨伤怀。媚春,玉兰花开繁盛,美丽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凋谢与死亡也在刹那间降临,一阵风过花朵便消失在美丽的瞬间;从含苞待放到短暂的绚烂至极再到瞬间的飘零入泥,这让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出几多的人生意义呀!
“劝君惜取少年时”,我觉得更应当劝君惜取每一刻。在每时每刻里尽情感悟生之意义,活出生命的本来价值,“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精美”。时时刻刻,做自己的主人,做自然的朋友,做朋友的知己,做红颜的知心,领悟了生命的易逝就能笑看风云,从容人生。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千个人眼里也有一千种春色。
去寻找你的春色吧,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价值,也更有味道。
标签: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