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思:暑假《新高一文言文+诗歌鉴赏+作文专题班》课程简介
【引言】
迈入高中大门,大家会发现,很多语文尖子生到了高中后明显感觉不适,语文成绩平平。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很多同学以为初中底子不错,以为只要在学校常规课堂中按部就班学习即可,从而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语文;二是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存在巨大差异。高中语文考查知识的深度、广度、厚度远甚于初中语文。
实际上,高中和初中是两个区别比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国家将高中和初中分为两个阶段,这就决定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会有所不同,会有各自的阶段性特点。高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法学法的差别,从而导致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困难。
初中语文对课外阅读量要求不高,对文学欣赏水平要求不高,阅读理解以课本内容为主,有时甚至直接就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而高中几乎不会直接考查课本上内容。初中课文一般篇幅较短,知识容量小、难点少、要求低,而且课时充足,教师便于教学,学生容易接受;高中课文一般篇幅较长,知识容量大、难点多、要求较高而课时紧张,教师难于操作,学生难于学习。最主要的是:课内阅读和课外延展的差别;接受程度和认知深度的差别;文学常识和文化底蕴及时代精神的差别。
对于作文,初中讲求的是文法语句章法,高中讲求的是在此基础上的个性风格,文化底蕴,要求学生厚积薄发,看问题有深度,有思想,有个性。
以文言文、诗歌鉴赏为例,初高中存在以下差异:
一、考查分值的变化:
同为120分满分的试卷,中考文言文、诗歌的分值仅为14分,而高一则升至45分,是初中的3倍多。
二、考查要求的变化:
初中的课程标准淡化语法,致使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甚至有些老师根本就不讲授这一部分,“只学不考”变成“不考不学”,结果学生在学习高中的文言文时遇到了很多问题,给高中语文学习造成了许多障碍。
初中文言文只要求理解基本内容,淡化语法、句法、修辞。高中阶段则要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初中诗歌基本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掌握表达技巧,感受真情,进行审美。
很多初中语文尖子生到高中成绩直线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文言文、诗歌鉴赏上出现了问题。
在中考中,相信许多同学都能够考110分以上,但是到了高一,面对100分的卷子,包括人大附中,整个年级能考上80分的却寥寥无几,稍有不慎,甚至会出现不及格现象。而这种现象,会导致许多新高一学生一下子心理难以承受,进而导致对语文失去兴趣。
另外,议论文写作是高中作文的重点,它更能体现学生的思想性、辩证性,高考中大部分考生选择议论文文体行文,对于新高一的同学而言,提前掌握议论文思维及写作方法至关重要。
为帮助广大学子顺利做好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提前打下文言文、诗歌鉴赏扎实的学习基础,提前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国思语文在暑期精心开设“新高一文言文+诗歌鉴赏+作文专题班”课程。
【课程内容】
阅读内容主要包括:
(1)深入读懂文言文;
(2)文言文实词推断及高考高频文言实词深度解读;
(3)文言文虚词推断;
(4)文言文特殊句式;
(5)文言文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
(6)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7)古代文化常识学习;
(8)古诗词的意象+题型训练;
(9)古诗词炼字;
(10)古诗词的语言风格+题型训练;
(11)古诗词的思想内容理解+读懂古诗词最有效的13种方法技巧+题型训练
(12)古诗词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常用修辞+题型训练
(13)高一文言文及古诗词鉴赏重难点训练+各类题型综合训练+总结;
(14)高中期中期末文言文、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讲授;
(15)北京高考喜欢什么样的作文;
(16)议论文写作的思维;
(17)议论文如何快速打开思路;
(18)议论文如何加强说理;
(19)议论文的行文结构。
本文来自国思语文教育
标签: 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