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红楼梦问世以来不解之谜——薛小妹怀古诗内藏十件俗物之谜

非凡网 50 0

  老朽受警幻仙子点化,以诗解之。

  红楼梦以梦惜梦,老朽善俗人解俗物。

  老朽小学位于一座寺庙,曰高阳诗,属辽宁庄河市高阳乡所辖,该寺原本前后两座大殿,刚解放时,破迷信扒掉前殿,留下后殿。即破迷信,缘何不全扒掉,难道破一半,不破一半?且不管当时他破与不破,只说我们有幸见到那后殿的各种各样怪异的神态。有慈善俊美的,有丑恶狰狞的,我们对此大有恐怖之感。越恐怖就越有恐怖传奇故事传闻:说某同学他爷爷胆大,某年四月十八庙会,待人将欲散尽时,他见一鹤发童颜老夫人与众不同,手持拐杖,不去庙门,则向后殿走去,他很是纳闷,于是他爷爷远离其后盯梢,因寺内和尚均已还俗,无人把守殿门,出入随便,我等孩童亦随便,只是恐怖不太敢进去。但他爷爷盯的准准的,老夫人进入殿内,待他爷爷其后进去,殿内却空无一人,爷爷找遍所有佛像及角落,只发现正位海神娘娘背后往地下通了个洞,仔细查看洞边有几根白毛,于是乎,说那老夫人是狐狸精——狐老太太,有胆子大的同学不服,亲查娘娘佛像身后,果然有一大洞,黑黑地,冷风嗖嗖,无人探其多深。

  忽一夜,我梦中有一老师模样的女子,领我进其洞内,认她是老师,无以退故,只得相随进其内。进 入后,并无进洞之感觉,只是景致从未见过。那时农村什么画面都见不到,连什么叫电影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玩泥巴,外面世界根本不知道。待老师说你回去吧,我就醒了。因梦奇特,记忆犹新。待六七年批刘邓高潮时,我时在营口盐场当工人,被派去沈阳护理一个病号,闲暇我就又逛了下这个大都市,看造反游行等。一天,我来到大石门,到了沈阳故宫,啊!这景致正是我梦中女老师带我进狐狸洞所见的,怪哉!怪哉!直至现在还觉得怪。近一又复得前梦,又身临其境——沈阳故宫。层层宫殿,金碧辉煌。蹊径两边奇花异草,水渠旁边有一高渠,上耸一巨石,上述三个大字——仙子台,前坐一女子,猜她当是仙子,但仔细看来乃是引我进洞的女老师,见我招手示意近前。“我乃警幻仙子,你这俗人不记前身,只知石心石意,且多次生活在女儿堆中,也得一些女儿对你的钟情,但你与他们没有前身之盟,你乃是木石(金,点石成金)之盟,故这一世让你们如愿前梦,她百般挑剔、时而掉泪,是继续还泪也,是爱转恨也,若不?恩恩爱爱,此情何时了也?如今她去天涯不远处,那叫‘离恨天’——南宁,实是自去安宁,你本是荒野之物,上世让你享尽荣华富贵,这一世让你受尽磨难——你与那复洲娘娘宫曲振芝三十天煤洞之情,乃本仙特意为你写下相思之局,让你遇的蹊跷,离得突然。其中,家庭纠葛牵连,让你难成姻缘。那曲振芝受本仙的点化,如何能不俊美、聪明、贤惠、活泼、多情、可爱……比起那昭君、刘三姐也不逊分色,且她对你那样钟情,你如何能不想念她?这就是相思局成功之所在,让你一生吃尽相思的苦也,让你在相思的苦海里煎熬、挣扎,你险些挣扎不过而丧命,你还真有点呆石头的硬劲儿。期间,守得戒淫,你铸就一份功德,前情不忘又一份功德,还阳过来,以思念做动力,时时去去要不辜负那曲振芝对你深情,时时努力修行立德,学文学武(劳动本领)不败下风,受人美誉。 你只觉果腹为乐,蔽体为美,且石心石意,不愧是一块呆石头,所做为,不给人以苦恼,有情必报,没辜负一些女儿对你的衷情,你时刻想着让有情人不后悔,让她们觉得她们的眼光是正确的,“姜大哥”是好人,是多情的人。本欲让你早日回归青埂峰再去转化,仔细究来,你尚且尘缘未了,更有一事需你这俗人去完成,即红楼梦闻世以来,内中五十一回里薛小妹怀古诗内隐十件俗物,无人解得,那些达人贵族,虽然满腹诗文,才高八斗,然他们身在宫廷,华丽街市,怎能见到那十件俗物?薛小妹见多识广,有别于其他,今天也是如此,世人只在书本上得知识。你是山野之俗人,且也算耳融目睹知道一些,就让你这俗人去解俗物吧。你自知愚钝,不要为难,凡你思考之事,我警幻仙子会在暗中点化,让你茅塞大开,去吧…”言毕,飘然而去,我亦梦醒。

  醒来综合少年之梦,异觉蹊跷,正好新近,书摊上买来红楼梦群芳图,戴敦帮大师所画,陈昭大师编文。当看到之二十一芍药与薛宝琴时,内中果然提到那怀古诗内隐实物,至今世人煞费脑筋是就久久解不开的哑谜。我既梦中受托,不妨试之。

  第一首 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这第一首谜底该是被煮的茧。何以解得?古战争小说,常有屯兵扎寨,埋锅造饭一词,赤壁沉埋,这沉埋就是打灶埋锅,锅体在灶台之下很深,故而曰沉埋(深沉)。赤壁:灶之内壁,受火攻之,自然赤壁了。水不流:所埋之锅,内中之水,自然是不流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即舟在水上漂也,锅内之水能载舟吗?显然锅内之舟是一种比喻。比喻是何也?是无限英魂,这英魂者,该指何物?无限是多多也,多多英魂在锅内游,显然这物是很小,这物表面看像空舟也,空舟者,是船表面看不见任何物体。这多多的英魂像小船一样在锅内游动,实际这小船内中有否物体呢?答约必有,否者,能有徒留姓名一词吗?看来这些看似小舟的物体是有名有姓的。否者能提到徒留姓名?既然有名有姓,内中必有实物。喧阗一炬悲风冷:给上一把火,产生了悲惨凄冷之意境,何为悲惨?何为凄冷?只有屠杀了性命,才是最大的悲惨凄冷的,这更证明了这一把火是杀害了很多性命。魂:只有性命结束以后所留下的状态为魂。性命者,有食食之状态者可约性命,死后的魂,是不食食的。

  老朽亲自煮过茧,茧内的物曰蛹,蛹是蚕的蜕变,它的存在是不食食的,它在茧内,我们表面上是看不到的,蛹的前身是蝉。对蝉可约这样描写它:生来美食不多沾,只把桑叶做美餐。临终倾腹吐丝茧,留给人们避暑寒。煮我抽丝做衾衫,炒煎吃我我心甘。由此可见,蝉的一生美味不多沾,无贪恋,全身心的奉献给人类的一生,为人们利益而死,是重于泰山,只有英雄的死,才可称为重于泰山,只有为人们利益而死才可称为英雄,可见,蝉的一生比英雄还要英雄。综上来看,蝉的一生是全身心的为人奉献的一生可该称作英雄了吧。徒留姓名,它到底该姓谁名谁,老朽来看,它该是姓蝉,几代转换时是:蝉茧(蛹)、蝉娥、蝉卵。

  第二首 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这第二首该是马身上的响铃(串铃)。何以解得?镛者,是奏乐时掌控拍节的一种叫大钟的乐器,但说大,未必真大,乐器怎么大,如号曰金镛,实铜铸,凡统一的事情,总得有一个统一的纲领,统一的纪律,故曰纪纲。那么奏乐时的拍节,便是奏乐时的纪纲。大家(乐队)共同遵守。那么,把纪纲延伸到操场、训练场上,队伍走步、跑步的纪纲,应是什么呢?那就是口令:“一~二~一”或是哨令:“嘟~嘟~嘟”这“一~二~一” “嘟~嘟~嘟”也是有节奏的,即拍节。队伍的步声,即步调方能达到一致。那么把这纪纲延伸到马的身上呢?这里必须延伸到马的身上,因为句中告诉我们是给马的,即“马援”。那么,什么东西给马戴上能产生有效的拍节呢?老朽见过马戏团的马和有钱人家的马,在出场出行时,它们脖上,屁股的鞧上,都带一些大如小孩拳的大响铃,号曰“串铃”。马走起步来“哗楞~哗楞~哗楞~”非常有节奏,特别舞台上的马,串铃声更是一致,从无杂乱之声。马是有灵感的,它会按串铃的上一节拍走好下一步子,从而又形成下一节拍。这种响铃声在贾府及整个华夏,连戎羌少数民族及海外的外国都是有的,是传播很广的。所以“声传海外播戎羌”。它跟吹笛无关———铁笛无烦,它跟子房有关,所以但说子房。张子房善于吹笛,但不说他吹笛,直说他的名字子房,何曰子房乎?植物的胚发于子房里,房包着胚,胚便为子也。动物的胎发于子宫里,宫包着胎,宫即房也,胎即为子也。故凡以物包着另一物者,被包者为子也,包者为房也。那么,铃的外壳包着内中打响球、豆、坠之物,其不该称之为子也,其外壳称之为房也?此迷为马身之串铃也。马闻令声,倍振精神,按拍节(纪纲)而行,昂首吐气。驾驭者亦觉精神振奋,耀武扬威。这自然是令授予马的功劳。

  第三首 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第三首俗物是大石龟(赑屃),这件俗物它的生平什么也没得到,它本来不在凡尘人间,它或在天上,或在海中,可是偏偏让它来到我们这凡尘人间,它什么也享受不到,哪怕能吃一粒米、一滴水,也算它得到名和利了。不吃不喝就是个死了一样,也就是死物,这死物,人们也不把它放过,让背负着一个它抵不过,而且是没完没了的压力,不是重大的压力,能是难抵的吗?它的这种遭遇,还不许(莫怨)怨恨别人的频频嘲笑。

  老朽故乡城庙曾有一物,即大石龟也。身长两丈二三,粗七尺之余,其脖长吾一脱之余。背负一大石碑,高丈余,宽四尺开外,厚一尺之余,上刻修庙过程。这大碑其重多少,从刻地牵引到大石龟身上,然后,竖立连接严实稳妥,故“牵连”之曰。碑在大石龟背上驮负着,它不驮行吗?他抵挡得了吗?它何时能不再驮了而休止绝期呢?它瞪着眼望着游客,不声不响,不吃不喝,风吹日晒,暑往寒来,年复一年,游客们谁见了都骂一声:“这老王八精,真有劲,驮这么大一个碑。”语气不是赞美,而是嘲笑。故人们常在玩笑,像戏之中讥之曰:“尔有驮碑之力?”言外之意,你是大石龟——王八。又一番嘲笑,故嘲笑频也。

  尊敬的学者们、先生们、女士们:外出旅游是否见过此物?它学名赑屃,传说是龙王第九子,可是,能有几人称它曰赑屃呢?广而呼之曰王八。

  老朽疑之: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即:我们的根祖是龙。又曰:龙生龙,凤生凤。那么,龙缘何又生出了个大石龟——赑屃呢?看来龙王生活不洁。啊!那时没有婚姻制度“群婚”。那么,龙王和什么物种合欢而使其变种了呢?好,变种也罢,不变也罢,既然都是龙王生,和我们当称哥们,缘何老去嘲笑王八?既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四首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第四首谜底是煮饭的罐子(砂锅)。这件俗物用壮士来代替,壮汉者宁死不屈,宁折不弯,少韧性,绕之者易折。那么它受到外力的打压碰撞就会损坏。它容易和恶犬相接处,它是在外使用的东西,恶犬再恶是不会进屋伤害的,所以,只有使用时要看护它。它跟吃饭有关;一饭之恩死也知。用它吃过一次饭,你就认识了它,死了也知道有这种东西,不然,你不会认识它,因为主人不轻鄙它,平时会把它妥善保护起来的。让它为吃饭服务,那就是一种餐具。那么什么餐具会在外面使用呢?这还需三齐位定盖棺时,三齐:三石一齐;位定:三石找好位置,固定下来,不偏不倚地,平均一齐,这样棺(罐)盖上盖,才能进行下一步。无端干什么要把罐子放到三齐位定上呢?那就是三石一齐高腿支着这个罐子,下面的三个空间好烧火煮罐里吃的东西或饭(粥)或菜(汤)。不管煮啥都是因为吃饭而煮,都是为吃,吃就是吃饭,故,一饭之恩。煮的时候有香气飘出,恶犬闻味而来,馋的如饥似渴,如没人防护,犬哪懂你三七二十一,必如疯如狂,此时,那不是恶犬,还能是如尔之宠物,乖乖听话吗?它鼻子一闻一触,你三齐位定之盖罐,还不得倒地而碎,饭汤四溅呀!所以要精心看护,莫轻鄙。

  那么为啥要在外面三齐位定呢?是屋里的灶是固定的锅,烧火有排烟的烟道。这罐或砂锅都是陶制品,用陶品煮物易烂(特别是煮带骨头的肉,易脱骨)、耐凉,其味也别。因易碎而不常用,一旦要用,屋里没有它排烟的设施,所以,只能外面三条腿支好,即“三齐位定”定烟爱那飘那飘:好风频借力,送烟入青霞——烟志也!——去吧,去吧!

  第五首 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蝉噪鸦栖转眼过:这是日暮的时候,落日无情偏有情,暮蝉声声分外明。乌鸦也趁亮找到适当的树栖住下了,白天和这日暮转眼就这过去了,黑夜就开始,一切的喧闹活动都停止了,隋堤大运河那里也会停下一天繁华吵闹,因那时没有电,小蜡烛的光是搞不了夜市的。一切都停下来了,夜晚真的就平静无声了吗?否!夜晚还有其他的昼伏夜出的小动物出来活动;代表者:猫头鹰,它的叫声难听,这声称嚣——嚣叫。用嚣来代表猫头鹰可以吧,别的鸟叫称小鸟在歌唱,或莺歌燕语,给以美赞。唯这猫头鹰,各地人们给以反感、纷纷口舌地骂它、贬它,说它不祥之鸟,特别遇上它的嚣叫,人们更是不满的吵骂。不满地吵骂也称嚣,这嚣四方有口,四方有口不正是纷纷口舌多吗?提到隋堤就要讲起隋炀帝的风流了。嚣另读熬,即隞,隞是商的都城,在郑州西北,提到商都,就想起商纣王风流往事,炀帝和纣王都因风流事引起纷纷口舌多,这纷纷不满吵闹就称嚣,这二帝终被不满的人民所推翻。

  那么,这猫头鹰有否风流事呢?答曰“有”

  传说,一家新婚之日,新人刚坐上了床,忽一猫头鹰直奔其家房脊而栖住,众人大惊,这是不祥吗?怎么恫吓,它也不走,大家还不敢将其打死,传说它和狼都死绝地。绝地还能好吗?忽一人建议,让新人出来把它劝走吧,新人很聪明,她想:普天下都愿恭维好听的,大概这不祥之物也不例外,需称它为喜鸟,不能称猫头鹰。于是念到:“我新人刚坐上床,你喜鹊就飞上房,你是来报喜,让我一年更比一年强,今年住草房,明年住楼房,再转年让我生个状元郎!”猫头鹰听了大喜:就属这新人不骂我,我加倍保护她,嘎嘎笑(叫)了两声飞走了。后来果然双子及第登科。这件事惹得人们七嘴八舌不停口,有褒有贬,议论多,故纷纷口舌多也。看来和动物也需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此一迷突出的是纷纷口舌多,猜个嚣字四面有口,即口多也,延伸到猫头鹰身上也,故谜底是猫头鹰也。

  第六首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衰草闲花映浅池:这句告诉我们别往草、花、水上猜想。往哪想呢?桃枝桃叶总分离:枝分离,叶分离,共同特点是都剩下一个木字,所以让你往木头上想。六朝梁栋多如许:梁和栋都是木头,进一步突出往木上想的重要性。枝叶分离是暗字的机构相近,如许——像许的意思。那多多木字旁结构的字有像许的吗?请看:“言”加上“午”成“许”。那么“木”也加上“午”,它就成了“杵”,是把东西杵碎的杵,直到现在农家杵豆瓣大酱,杵豆包。惯名豆陷杵子。用完刷净把它挂在灶台后墙壁上,所以小照(灶)高悬壁上题(提)。小照——消灶、灶上;用完,停止,消除。

  第七首 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黑水茫茫咽不流:黒是代表不干净——污黑,跟白相反——洁白。茫茫是没完没了的意思,多少不可测的意思——茫然无知。咽,吞下的意思。给容器装、灌、塞进东西,对容器来说,假说它有灵感的话,那就叫咽下去,进到它腹中。整句来看,它装脏水的容器,结构严密,是流不出去的。冰弦拨尽曲中愁,曲子代表声,不断接连的响;拨,拨弄,使其如何拨的是冰弦,冰可视作白色,那么,什么能使其成一条线呢?只有是水一样的东西,水流一条线。上句已经告诉那是黑水——脏水,那么,什么脏水是冰一样的白色呢?只有尿,尿入容器里,哗—哗—哗,这就是曲子,一面听着哗—哗—哗,一面闻着臭味,便是曲中愁(臭)。这种容器是什么木材做的呢?是樗树栎(柞)树,这两种树,材质坚硬,做器具不移走形,不漏。其他的树兄树弟,或木兄木弟被制高档器具被人赞美,独它去装容这脏臭的粪便,它能不觉得惭愧吗,而且,是有人类存在,就是茫茫……没完了。这个容器大家知道?叫“马桶”,无论老少都知道必须往马桶里方便,真是汉家制度诚堪叹。故谜底是马桶。

  第八首 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先说破它的谜底,它应该是香皂。寂寞应为及磨,及磨是往衣襟上的油脂痕迹、汗渍上涂抹香皂的意思。温柔是轻轻,东洋是水,涂抹香皂——旦——只要,清水里轻轻一洗,油脂、汗渍等全会脱光、洗光、一扫而光。香皂的香味是能维持很长时间的,它的香味也可算是一种风流,只要你能认出那件衣服是用香皂洗过的,时过几日的此日尚有香味。

  薛小妹跟父亲买洋货,见多识广。那时,中国不生产,称香皂为洋胰子,是大家闺秀所用,农村是见不到的。连建国初期的农村也是少有的。那么农村用啥呢?是年猪时,把猪的胰摘下,加上一定碱块(小苏打)或火硷(大苏打)一起,制成块状备用,当时,这留洗白色之物所用,平时破衣破被到河边石板上搓搓大灰就行,舍不得硬洗,怕洗碎了。那自己做的这块状物就叫胰子,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猪的胰子,后来老一辈管肥皂叫胰子,管香皂叫香胰子。因衾如今尚有香,是薛小妹之妙笔,简直是笔下开花。谜语、谜语是做谜者千方百计来迷惑猜谜者,让你猜不到,一旦捅破窗纸,让你恍然大悟。迷局的谜面和谜底十分贴切,此一句,薛小妹用近音和谐音迷惑猜谜者,表面抠字眼是当然抠不出谜底的,但表面的迷句也有一定的作用。这是一字双关,一语双关:如今,是说事件的延续,和尚有二字相加,是进一步说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如今又暗藏“褥巾”谐音,衾:深情其不同,哪是香皂所洗。但认的近音,是衣裳的衣,那个时代,汉语还没有发展到今天,有平舌卷舌之分,民国初年出版的《词源》那里没有拼音,只用近音、谐音来注解。所以,用认字暗藏衣字,这就暗藏了香皂所洗范围(衣裳、被褥、手巾、围巾、头巾、洋货的毛巾……)凡是摸过(寂寞——几摸)香皂的,过些日子还有香味——尚有香。

  第九首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这首诗谜底是灯笼。小红:微红、微光成红。发光点少被遮挡即成红,阳光被薄云覆盖成红,太阳在早晨时光不强,如:一轮红日。灯笼被外面所糊的纸遮挡成红。灯笼的骨架是多个弓形竹条连接而成,所以价最贱,质最轻。私(撕)掖偷(敲)携(扯)强撮成,这是一个糊灯笼的过程。把卷着的纸打(放)开,量好灯笼筒的周围、高度(纸需 )扯平、扯紧、裁好,在糊的时候,因弓形架使筒成口小肚大,两端口处的糊纸就要打褶收缩,这打褶处就需见状撕到恰到好处,多余的纸边角向骨架内侧粘,使其把骨架包上,这样纸糊的骨架在骨架上粘连更牢靠,要糊的精美,没褶,需要耐心,所以强撮成灯笼。一般近处夜行所用,特别妇人所用,不用就挂吊起来,用时挑着灯笼的小棍前头拉个勾,勾挂着灯笼,挑支到步前,灯引人行,人灯一体。所以,已经勾引彼同行。

  第十首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不在梅边在柳边:这句是薛小妹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它就是柳边的卯字,卯在地支上代表兔,兔跟婵娟、团圆有什么关系?最代表团圆的就是月亮,最好的月亮就是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亮光),月亮上有兔(玉兔),所以说兔就意味着月亮,说月亮就意味着团圆。这团圆,小妹告诉我们别往春天上想,即最好的春香也要“莫忆”。那么往哪想?一别西风又一年,任何一个节日都是一年只有一次,一别又一年,这里是别西风,西在四向与四季的关系中西是代表秋,东是代表春。毛 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那就是最深秋(西、烈),那当时或许刮北风呢,唯独西代表秋最贴切。所以,一别西风又一年是告别中秋节。为了中秋节的快乐,欣赏月中的玉兔,人们专门塑造一种兔首人身的宠物玩具——兔儿爷,专在中秋时赏玩。月亮里有嫦娥,现杨开慧、柳直荀也都去了,嫦娥舒广袖翩翩起舞,吴刚捧出桂花酒欢迎她们,而兔儿爷呢?就用自己的毛,制成兔毫笔给嫦娥化妆或画像。现在又给杨开慧画,一个名婵,一个名娟,吴刚和柳直荀在旁看着,抿着嘴乐。所以,个中谁拾画婵娟?是兔儿爷!这个谜底就是兔儿爷。

  尊敬的学者们、先生们、女士们:

  在此,我以真诚的心情,向全球华人学者、有识之士,特别是红楼梦研究者、爱好者学习、致敬,也希望各位批驳,并欢迎提出异议。我相信,文字谜语游戏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我们的祖先聪明、伟大,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后代,应该不断地把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

  谢谢!

  吉林 桦甸 山夫

  姜个

  拜望各位

  2015-08-14

标签: 中秋节的诗歌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