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古今诗词集锦: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 消息。
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 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 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ソ鹁?。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 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 ,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 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l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 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穑罕话追⑵廴四魏危?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时 令
“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
———(唐)《长安玩月诗序》。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古诗《明月皎夜光》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玩 赏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
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浏览唐宋诗篇,中秋赏月诗颇多。
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
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
———(唐)王建
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唐)徐凝
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在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这是《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的描写。
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宋)《新编醉翁谈录》
寄 情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受兮。劳心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先秦)《诗经·陈风》《月出》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欢有余哀。
———(魏)曹植《七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唐)李白《月下独酌》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唐)王昌龄《从同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五代)齐已《中秋月》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商隐《嫦娥》
皓魄当空宝镜开,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唐)李朴《中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美 喻
古往今来,在各种吟诵月亮的诗文中,对月亮的代称难以计数。虽然一些诗文随着岁月流逝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但是那些诗文中对月亮的美称却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白兔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冰鉴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唐)元稹《月三十韵》
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飞镜
飞镜无根谁系??鸩患匏簦?
———(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金镜
何人玉匣开金镜,露出清光些子儿。
———(宋)卢多逊《咏月》
金盆
墙西云正黑,堕金盆。
———(宋)范成大《与王夷仲检讨祀社》
银盘
月从海东来,径尺熔银盘。
———(宋)陆游《十月十四夜月终夜如昼》
玉蟾
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唐)方干《中秋月》
玉镜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清)曹雪芹《红楼梦》
玉轮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唐)李贺《梦天》
玉盘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宋)苏轼《中秋月》
蟾蜍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思 念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古诗《明月何皎皎》
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唐)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晏殊《中秋月》
意 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朝扬州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前人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也曾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读此诗,你会领悟诗、乐、画融为一体的月夜春江的迷人意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明)张煌言《舟次中秋》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唐)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明)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明)文徵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尤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清)纳兰性德《酒泉子》
民 谣
月亮光光,骑马燃香。
东也拜,西也拜。
月婆婆,月奶奶,
保佑我爹做买卖,
不赚多,不赚少,
一天赚三大元宝。
———童谣
月亮亮,吃大饼。
大饼勿吃吃小饼。
小饼勿吃吃香稃。
吃了饼,风调雨顺。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中秋拜月歌》
谚 语
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
———摸秋:习俗,中秋月夜,未生育的已婚妇女偷摘他人田园成熟的瓜果不视为偷。
俗信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摸秋若不被发现,可早得子。
冬唔饱,夏唔饱,
八月十五食餐饱。
———广州的中秋节供果丰富,人们饱啖水果,享受秋天的恩赐。
八月十五停活的。
冬至节,教学的。
———山西中秋节做工的人停活,到了冬至宴请教师。
对 联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重庆巫峡对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示人以哲理。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全联对仗既工整且蕴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标签: 中秋节的诗歌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