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上的诗歌中国,深圳站率先发声

非凡网 49 0

声带上的诗歌中国,深圳站率先发声

  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首站进行

  深圳音乐厅 2009.08.30

  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中具有“诗歌双年展”之称的“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筹备工作已近完备,于2009年8月30日正式进入“诗歌的时间”,深圳作为第四届珠江诗歌节的第一个诗歌驿站,成为全国六大驿站中被诗歌激活的城市,在深圳音乐厅率先发声。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总策展人拉家渡称,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和往届最大的不同在于,本届以广州为策源地,在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广州六大中心城市设置了站点。在选址上,本届诗歌节也打破以往单一的常规,因地制宜地在社区、广场、酒吧、音乐厅开展聚会、朗诵与表演。深圳站经多方因素综合考虑后选址深圳音乐厅,诗人桥说:“诗人在音乐厅里朗诵,多少添设一份对诗歌的信念。这些年对诗歌的坚持,还是有许多可爱的纯洁的干净的坚定的诗人在身边”。

  拉家渡指出,坚持诗人原声朗诵一直是珠江诗歌节的核心内容。深圳站由《诗林》执行主编张尔担当召集人,集聚阿翔、从容、谷雪儿、何鸣、旧海棠、莱耳、刘虹、刘满衡、刘永新、牛慧祥、桥、王宏国、谢湘南、一回等15名扎根深圳的本土诗人,其中热衷于流历,一年有一半时间居住在丽江的诗人谷雪儿闻讯后回到深圳,并担任本届珠江诗歌节深圳朗诵会主持;诗人阿翔曾以其独特的发声赢得众人瞩目。

  本届诗歌节上,阿翔在最后以诗歌的名义上演一幕爱情童话,其他的诗人都以各自的方式为观众奉上了一场诗歌发声的听觉盛宴。“我的召集自由开放,通过这次活动,潜藏在深圳这座最富活力城市中的民间诗人,进行一次富有仪式感的集结,”深圳站召集人张尔说:“所有诗人都选择自己的诗作,当晚的朗诵会,成为了深圳诗人集体发出诗歌声音的、最为美妙的夜晚。”

  作为珠江诗歌节的第一个驿站,8月30日的夜晚,也上演了一场诗歌与舞蹈、实验剧、音乐的跨界演出。“现代舞狂”龙云娜以一段6分钟舞蹈作为开篇、舞者从观众席中出场,并以简单而不繁复的舞蹈逐步移至舞台,龙云娜称,“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开始。”“八十年代剧团”麦荣浩再次导演《南方都市报》娱乐副刊部主任、诗人王来雨的新诗《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对话录》,15分钟的表演以默剧的形式展开,借用经典童话故事对社会现实的一次哲学思考和叩问;“古典派浪漫主义”李戈现场伴奏张尔、谷雪儿的诗歌,并奉献古琴独奏《阳光三叠》,她将诗歌与吉他、与琵琶、与古琴的变幻式结合,进一步地证实了诗歌的可塑性。最后,诗人们集体合唱名歌《祈祷》,更是为我们生活的时代祈祷,为中国祝福,为中国诗歌加油。

  本届珠江诗歌节的另一项突破还在于首次面向社区、社会各界征文,深圳站由专业评审团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在现场穿插性地颁发奖项,获奖者除获得相应奖励之外,也与诗人同台为观众奉上原声朗诵,其中一等奖获得者的作品由一位小女孩子朗诵,其童稚而真诚的声音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总策展人拉家渡认为:“诗意如氧,每一个敏锐的感知者都能从日常的细节中分析出天堂的坐标,我们试图提醒和唤醒的即是日常生活中的诗歌精神。”

  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昭示着本届诗歌节正是进入“诗歌的时间”,活动总执行霍郁称,深圳驿站启动后,其余五大诗歌驿站将于9月份的各周末陆续在全国五大城市铺开,诗歌将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声带上的诗歌中国。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其他城市时间一览

  上海 9月5日20:00 外滩18号

  西安 9月12日20:00 珠江时代广场(南门外)

  成都 9月13日20:00 宽窄巷子白夜酒吧

  北京 9月19日20:00 珠江壹千栋

  广州 9月20日20:00 东方夏湾拿花园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背景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于2009年8月30日至2009年9月20日在中国六大城市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广州设置站点,逐一绽放。珠江诗歌节一贯坚持诗人原声朗诵并积极探索诗歌朗诵的可塑性,本届主题为“声带上的中国”。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由珠江地产集团、南都报系、龙脉传播机构于2002年发起,每两年一届,自创立起就落定广州举办,迄今已第四届,先后有国内外上百名知名诗人受邀参加。由于其专业制作、公共互动、主流传播,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已建立起成熟的运作机制,被广泛视为中国诗歌精神、大众传播、人居文化结合实验之典范。

  2002年,首届珠江诗歌节的成功举办震动中国文化界,其能量不仅体现在以立体的传播方式书写了一部中国当代“走动的诗歌史”,还首次作出了商业与艺术如何互相尊重的探索,形成“中国诗人唐朝以来获得的最高礼遇”。

  2005年,第二届珠江诗歌节“声音的共和”继续秉承探索的勇气,在诗歌的表达方式上锐意尝试,出现了诗与戏剧、诗与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合作,到场听众达到了二千多人,全国多家重要报刊、网络、电视台竞相推出报道近百次……

  2007年,第三届珠江诗歌节以“重返经典”为主题,更是为这个泛娱乐时代必须作出的一种价值选择。在保持前两届传统的基础上,力邀英国领事馆作为活动协办,专门设置“英国当代诗歌展”单元,并首次设定诗歌大奖,从而将诗歌节推向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标签: 诗歌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