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提到的这种心态,其实每个学书人都有。
写字前,字的笔法、结构、章法,这些信息都已经在大脑里形成预案,这叫意在笔先,是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下笔时,凝神聚气,手随心动,写出来的字,基本上符合心中要求,是大致满意的。这其实是主观判断,与写字当时自己沉浸其中的心境有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完后,回头再看时,其实是以旁观者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字。此时,自己已经从写字当时那种沉浸其中的心境中脱离出来,能够比较客观地判断。这时觉得自己写的字不够满意,是正常的。
其实,不论是谁在写字,写完后都会觉得不够满意。这说明,自己的眼界是高的,所谓的“眼高手低”。就是说,自己心目中的字,比自己实际写出来的字还要好,标准高于现实,是正常的,说明自己还有进步空间,是好事。反过来,如果觉得自己写的字太过完美,美得一塌糊涂,那就坏了,说明自己的眼界太低,仅止于此,没有进步空间了,不是好事。
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锲而不舍的,除了有喜爱书法的因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心目中的标准高于自己的手头功夫。有此,自己更愿意不断努力,孜孜以求,以让自己的水平更接近于自己心中的标准。这不仅对书法,对其他方面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自满,是驱动我们不断达到新高度的心态保证和不竭动力。不断的发现问题,认识到不足,才能解决问题,不断进步,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呢?
我是写字峰法,喜欢写字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聊写字,共同进步。
(下图是我之前学习写的字)
标签: 黄庭坚砥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