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读古诗)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作者: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
一作次公,金坛(今属江苏)人,
唐代诗人。戴叔伦的诗以反映农村生活见长,抒发隐逸生活的
闲适情调。
诗歌情景交融,真挚动人。
注释:
1.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
2.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3.柳湾:种着柳树的河湾。
4.越中: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
5.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开时下的雨。
赏析:
诗歌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景色和渔民捕鱼的心态。
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一个“
凉”字,令人觉得春寒犹在,一个“镜”字,使人感到月夜的
静寂。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出自文人笔下。三、四两句给人
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
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
鱼就多起来了。
上下两联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也协调地组合
了一幅春夜江边休闲式的捕鱼图。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文解释
一弯娥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诗文赏析
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歌,渔民的歌。
清爽的凉月,雨后的山色,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跃然纸上。全诗空灵明快,情景交融,加之民歌的韵致,读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宛若一幅佳画,一支妙曲。结句最为生动传神,是画龙点睛的精彩之笔。
标签: 关山月戴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