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严格押韵了吗?有何依据?

非凡网 192 0

岑参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押韵的。

这是一首歌行体古风。古风是可以有规律地换韵的。而这种有规律的换韵,只要不出现孤立的韵脚即可。而我们读起来感觉不押韵,其实我们是在用现代汉语的发音习惯去看待古人的作品。

你认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严格押韵了吗?有何依据?-第1张图片-非凡网

在此,我们只要理清这首诗的韵脚,押不押韵,其实就一目了然了。当然,这是古人的作品,是属于古汉语体系的押韵。我们只能用古声韵去衡量,而不能用现代汉语的发音去看待。

你认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严格押韵了吗?有何依据?-第2张图片-非凡网

下面,来理一下这首诗的押韵。这首诗一共押了七次韵,也就是换了七次韵脚。几次换韵如下: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次用韵,韵脚为折、雪,同为入声九屑。

忽如一夜舂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二次押韵,韵脚为来、开,属于上平十灰。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犹著。

第三次押韵,韵脚为幕、薄、著,同为入声十药。

你认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严格押韵了吗?有何依据?-第3张图片-非凡网

翰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第四次押韵,韵脚为冰、凝,同为下平十蒸。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第五次押韵,韵脚为客、笛,客为入声十一陌,笛为入声十二锡,是可以通押的。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第六次押韵,韵脚为门、翻,同在上平十三元。

轮台东风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七次押韵,韵脚为去、路、处,去在上声六语和去声六御,路在去声七遇,处在上声六语和去声六御,是可以通押的。

你认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严格押韵了吗?有何依据?-第4张图片-非凡网

由此可知,这首诗的押韵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至于我们读起来感觉不押韵,那是因为我们是用现代汉语的读音去看的。而随着语言的变迁,历史的变迁,文字的读音改变了而已。也就是说,在他们那个时代,是押韵的,没有任何问题。

标签: 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