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被认为有政治才能,为什么却因为桃花诗两次被贬?

非凡网 56 0

刘禹锡被认为有政治才能,为什么却因为桃花诗两次被贬?-第1张图片-非凡网

图片源自网络。

刘禹锡是唐代大诗人,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是我喜欢的诗人,主要原因是喜其豪爽坦荡之气。且看刘诗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以前在给学生讲课时,我曾讲过刘,柳的寿命与他们的性格有关,这从他们的文风中可以看出来。同样是被贬,刘禹锡活到了古稀之年。柳宗元却只活到46岁就郁郁而终。这两首桃花诗反映了刘禹锡的豪爽性情,但不是其被贬的主因。为见其性,将两首诗辑录如下:

其一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玄都观桃花》

其二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

第一首桃花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

第二首桃花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

刘禹锡被贬的主因,就是那个说他有宰相之才的王叔文。王叔文何许人也?看下面的简介:

王叔文,唐德宗时做太子李诵的侍读,也就是陪太子读书的小伙伴,因为很会下围棋,而且会讲民间故事,成为李诵的好朋友,德宗驾崩,李诵上位,号称唐顺宗,立即将王叔文委以重仼,并推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刘禹锡,柳宗元等二王八司马都是改革派的骨干。革新触动了宦官集团和地方蕃镇的利益,他们内外勾结,逼唐顺宗退位,立太子李纯为唐宪宗,史称"永贞内禅",作为太上皇的顺宗郁闷而亡,革新派遭到毁灭性打击王叔文,王伾二王被赐死,八司马刘禹锡,柳宗元等被贬边远之地。

第一首桃花诗,就是刘禹锡被贬十年后,唐宪宗慕其才,召回京师为官时写的,表现出不向权贵低头的豪气,他的政敌从中嗅出了不服周的气味,一起在宪宗面前下蛆,刘禹锡再度被贬。又过了十三年,宪宗巳死,唐文宗在位,再次把刘禹锡召回京师为官,老年豪气不喊当年,写下了第二首桃花诗。但这次桃花己尽,政敌己亡,没有被贬,官至礼部尚书,死后追赠户部尚书。

不因权位夺其志,这是我为老刘点赞的地方,世称"诗豪"当之无愧。

更有《陋室铭》比这桃花诗更牛。

标签: 刘禹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