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
后主的词,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主要有以下贡献: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词,不再是花间独尊,也可以用来言怀述志,艺术手法扩充。
词境优美,感情纯真。亡国后,他用血泪写出了亡国破家的凄凉和悔恨,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可谓前无古人,因为感受之痛。风格独创性。花间词大都委婉见长,而李煜有豪迈有自然,晚唐五代词中可谓别树一帜。
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词的地位由此提升。
其他名家又是如何点评的呢?
纳兰性德: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摘自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多次对后主词进行点评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叶嘉莹老师在《唐宋名家词赏析》中这样点评:
李后主的词是他对生活的敏锐而真切的体验,无论是享乐的欢愉,还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其间。我们有的人活过一生,既没有好好的体会过快乐,也没有好好的体验过悲哀,因为他从来没有以全部的心灵感情投注入某一件事,这是人生的遗憾。
王国维对后主之词的赞赏之高,可见一斑啊。
下面欣赏下他的词吧
975年,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写下《乌夜啼》。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 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经典的留在最后。
标签: 李煜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