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后主李煜寄希望于向宋朝纳贡以保全基业。他在位期间殷勤侍奉宋朝,除了岁贡外,每逢宋廷用兵或者重大活动,也进礼表示支持和祝贺,并多次派遣使者陈说臣服之意。
面对强大的宋朝,李煜不该一步一步拖着走。与其苟延残喘,不如当机立断。
为了保全南唐百姓免受刀兵之苦,在明知不敌宋朝的情况下,直接把南唐政权交由宋朝管理。
如果可能自己偏居一隅,终老田园。不能的话只不过一死而已,不至于像后来那样,在拖不下去的情况下,才动刀兵,结果落得军民百姓深受其害,自己的下场也可怜可悲。
当时的情况是李煜身为帝王,彻底放弃政权有些不甘心,也舍不得;要保护政权还没有实力和宋朝抗争,只能得过且过、苟延残喘,落得最后可悲的下场。
俗话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断而不断,必有后患。”李煜的悲剧正是在断和不断之间优柔寡断,这也符合李煜的性格特点。
说起来,李煜做皇帝应该是一个悲剧。论才华,他是个大文学家的料,却偏偏生在了帝王家,而且阴差阳错,偏偏他排行老六,又凑巧五个哥哥全都早早去世,他的父亲李璟只好把皇位传给了他。
当时大臣们都不看好他当皇帝,这个风雨飘摇的南唐国的国君,实际上应该选择一个有能力的强势继承者,那样南唐的悲剧的历史肯定会改写。
他即位之后,本应该卧薪尝胆、选贤任能、富国强兵,可是他却整天只知道风花雪月、逃避现实。诗写的倒是不错,国家政务却在他手上乱了套,时也!命也!
标签: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