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僧皎然被韦应物批评了吗?为何?

非凡网 31 0

问题:唐朝诗僧皎然被韦应物批评了吗?为何?

前言

皎然(公元约720-约公元803)是唐朝著名的诗僧,传说是谢灵运的后人,有《诗式》五卷流传至今,是珍贵的唐代诗论专著。

韦应物(737~792),年轻时是一个花花公子,安史之乱以后折节读书,终成一代诗坛大家。

唐朝诗僧皎然被韦应物批评了吗?为何?-第1张图片-非凡网

关于他们二位的交集出现在唐代赵璘的笔记小说集 《因话录》中:

吳興僧晝,字皎然,工律詩。嘗謁韋蘇州,恐詩體不合,乃於舟中抒思,作 古體十數篇為贄。韋公全不稱賞,晝極失望。明日寫其舊制獻之,韋公吟諷,大加嘆詠。因語晝雲:“師幾失聲名,何不但以所工見投,而猥希老夫之意。人各有所得,非卒能致。”晝大伏其鑒別之精。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善于作律诗。他曾经去干谒韦应物,却担心诗体不合其意,就在小船上先苦思而成十几首古体诗。没想到韦应物看了他的作品后根本没有赞赏之意,皎然非常失望。

第二天,皎然把自己的旧作献给韦应物看,韦应物吟诵以后大为叹赏,并对皎然说:

您差一点在我这里失去了善于作诗的声名,为什么不把您擅长的作品给我看呢,却为了迎合我而拿来您。每人都有各自所擅长的东西,谁也不是样样精通啊。对于韦应物鉴别诗的功力之精,皎然大为叹服。

唐朝诗僧皎然被韦应物批评了吗?为何?-第2张图片-非凡网

《因话录》中的故事不知真假,韦应物和皎然的交往却是真的,据说韦应物一到苏州就寄给了皎然一首诗,《寄皎然上人》:

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诗名徒自振,道心长晏如。想兹栖禅夜,见月东峰初。鸣钟惊岩壑,焚香满空虚。叨慕端成旧,未识岂为疏。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馀。茂苑文华地,流水古僧居。何当一游咏,倚阁吟踌躇。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韦应物对皎然非常的尊重。另外,这首诗并不是律诗,而是一首五言的古体。

唐朝诗僧皎然被韦应物批评了吗?为何?-第3张图片-非凡网

皎然的《答苏州韦应物郎中》则非常谦虚,诗中写到:

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皎然赞扬韦应物的诗“可为千载程(千古传唱)”,并自谦要向韦氏学习。这也是一首五言古风。

唐朝诗僧皎然被韦应物批评了吗?为何?-第4张图片-非凡网

结束语

从二人的年龄来看,应该是同龄人,韦应物社会地位高一些,但是在诗坛,皎然也不是泛泛之辈。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就评价说:“释皎然之诗在唐诸僧之上。”

我们今天看到的皎然诗作,律诗有二百多首,古体也有二百多首,不知道皎然是不是知耻后勇,后来在古体诗上下了功夫。

@老街味道

标签: 韦应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