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美的句子啊,让人不禁联想一幅美丽、宁静、祥和的画面。这是唐代大诗人王勃名作《滕王阁序》中的精美诗句。
滕王阁
王勃,字子安,公元650年生人,唐朝伟大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唐初四杰。有人认为王勃是唐初四杰之首,这一点有争议,因为自古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我们不做深入探讨。
“出道即巅峰”说的就是王勃。他自幼聪敏好学,六岁可以写文章,九岁批注《汉书》,并将批注写成书《指瑕》,共十卷。十六岁那年,王勃科试及第,受职朝散郎,这是隋唐时期文官的一个头衔,正六品,当时,他是大唐王朝最年轻的命官。想想吧,现在十六岁的孩子刚上高中,就问你尴尬不尴尬。
尴尬啊
巅峰过后是啥?是下坡路呗。入朝为官后,王勃经主考官介绍,到沛王府做修撰,并得到了沛王的认可和喜爱。
一日,沛王与英王斗鸡,这是王室的一种常见的娱乐活动。为了讨好沛王,王勃竟然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檄文是啥,古代是用来征召、讨伐、公布罪行、批斗性的文章体裁。这篇文章被唐高宗知道了,阅后大怒。你王勃写这文章想干啥,檄文是谁想发就发的吗,在两个兄弟间写这东西,明显挑拨兄弟二人的关系。再说了,他们两兄弟斗鸡,你应该劝阻,非但不劝阻,你还挑事。再往坏了说,这篇文章被天下文人读了,被天下人知晓,怎么看待我们皇室的品性,我这边一个劲做表率教化百姓,你却拆台。是可忍孰不可忍,唐高宗将王勃驱逐出长安。刚刚起步的仕途毁于一篇文章,成也文章败也文章。
悲催啊
公元671年,21岁的王勃从蜀地回长安,想参加科举考试东山再起。路上,王勃遇到了朋友凌季友,此人在虢州任司法。虢州生产药材,而王勃精通医药,于是凌季友为王勃谋了个参军职务。在参军任上,王勃受到了人生的第二次打击。由于窝藏犯罪的官奴,后但心此事不密影响自己前程,将官奴给杀了,犯了死罪。幸好赶上大赦天下,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蹲大狱。这件事导致了王勃今生再不能为官,仕途尽毁。因为这件事,同是做官的父亲也受到连累,被贬交趾做县令。
监狱
出狱后,王勃在家乡沉寂了一年,然后前往交趾探望父亲,在去交趾的路上,王勃路过江西南昌时,受邀请参加在滕王阁的聚会,即兴而发写出千古名著《滕王阁序》。
到达交趾后,王勃看到父亲生活极其贫苦,心中甚至悔恨,若不是,老父何至于此。
公元676年,在告别父亲后,王勃乘舟回返,不幸船倾覆,王勃被淹死,时年26岁。痛哉,惜哉
标签: 王勃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