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下列评价,适用于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的是(     )。

非凡网 45 0

  BCD

a、它是一首五言古诗,不是律诗

e、此诗完全以朴实豪放的作风写成的

《感遇》1.五言古诗《感遇》的主旨:以兰若自比,隐寓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理想幻灭的忧伤。

2.“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表示时光流逝,壮志未酬。

3.托物寓意,比兴手法的特点:“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兰若丽质,是诗人出众的才华;秋风袅袅、芳华摇落是年华流逝、壮志未酬的写照。

  (简或选)

4.《感遇》《登幽州台歌》之比较:都是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登幽州台歌》直抒胸臆,感情激越,大声疾呼。《感遇》托物寓意,纯用比兴,委婉表达。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陈子昂《感遇》

陈子昂的这首《感遇》是以草木抒情,诗是说,兰若(《楚辞》中屈原喜观的花)生在春夏,多么茂盛,可是没人来欣赏。红色美丽的花从梗中生成出来,日光慢慢地走过去,秋风来后花亦凋零,也是人生的一种哀忧,如“岁花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人生在世不是白来了吗?有时花被人折了去,但也比没人理睬好得多,孤芳自赏里透着一种愁哀。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34.下列评价

适用于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的是(A.B.C.D.)。 ----多项

A.是五言律诗

B.托物寓意,纯用比兴

C.寄寓怀才不遇的感慨

D.隐怀理想幻灭的忧伤

E.用语华美,工于炼饰

B.托物寓意,纯用比兴

C.寄寓怀才不遇的感慨

标签: 感遇陈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