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一首千古
流传的《登幽州台歌》,他的作者就是唐朝大诗人陈子昂。陈子昂(659—700年),
字伯玉,出生于梓州射洪县(现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豪富之家。他24岁中进
士,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均有较深刻
的认识。
他立论切直,常不被采纳,曾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下狱。圣历元年
(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
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使陈子昂冤死狱中,时年42岁。
在政治上,陈子昂是初唐有卓识有远见有胆略的政治家。
女皇武则天执政期
间,朝政成败兼有,用人贤愚相混,战伐多舛,酷刑泛滥。在这民生多苦的封建
社会,他能细辨泾渭,深查时机,为国图安,为民请命,直言敢谏,不畏刑戮,
可谓人杰。
在文学上,他是初唐诗歌革新运动的旗手,他
反对内容空虚、采丽竟繁的形式主义。
他主张文学
要有兴寄(思想内容),要反映生活,所以他反对
六朝以来的艳体,强调继承“风雅”和“汉魏风
骨”的优良传统。在唐诗的发展史上,陈子昂是结
束初唐百年间的齐梁诗风,下开盛唐雄浑浪漫一
派,地位是很重要的。
陈子昂是女皇武则天近臣,名重朝廷,带职居
家,俸禄依旧。
上面提到的段简是一小小知县,敢
如此胆大妄为,这与朝中政治斗争的尖锐化有关。
当时朝中在贤相狄仁杰积极筹划下,年老女皇武则
天已决定李显继承皇位。武承嗣、武三思、武攸宜
虽已感到末日来临,但仍在挣扎,造谣惑众,搅乱视听,并对狄相国百般纠缠, 对反对他们的名臣宿儒加以迫害。
这必然波及到陈子昂。武三思指令梓州朱州官 将“附会文法”的陈拾遗子昂监禁,使他身败名裂,无脸还朝。
梓州朱知州,也觉得此事办与不办两难,牵连朝廷派系斗争,自己不便出面。 于是就由段县令去办,而段县令原是赃官,而子昂家又是当地豪富,他借机贪财, 自然格外卖力。
而陈子昂素性高傲,不善于在逆境里周旋和抗争,自我保护能力弱,再加上 父死不久,忧郁伤身疾病连连,他在狱中愤然而成《宴胡楚真禁所》这首绝命诗 中写道:
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青蝇一相点,白壁遂成冤Q清室闲逾邃,幽庭春 未暄。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次日,子昂将诗转传出县衙监狱,又自己卜筮,预测自己入狱吉凶,卦呈凶 象遂仰天长号:“天命不佑,吾其死矣!”一急一气,当晚死于县衙监狱。
陈子昂死后次日,射洪县城金华万余居民,惊悉家乡人引以为荣的大才子陈 子昂被赃官段简索贿冤死县衙监狱。
悲痛万分,自发地罢市三日,以抗议段简的 罪行。
标签: 陈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