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汉服‖《范仲淹诗词》十首(七)

非凡网 43 0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宋)范仲淹

玉皇近侍请修真,赐得南山十里云。

樽有圣贤聊自慰,鼎多龙虎复谁分。

谢家山色朝晡见。陶隐松风寤寐闻。

万物已齐无一事,独醒惟笑众醺醺。

古风汉服‖《范仲淹诗词》十首(七)-第1张图片-非凡网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宋)范仲淹

要路抛来自寡忧,高怀卷去白云收。

玉缘秘实须藏密,兰为奇香却在幽。

仙骨岂曾移静节,帝心终是竭嘉猷。

红霞绿竹忘机地,未免天家下诏求。

古风汉服‖《范仲淹诗词》十首(七)-第2张图片-非凡网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宋)范仲淹

瑶坛日月静中长,诗思时时逸谢塘。

神枕自成仙岛梦,朝衣犹有御炉香。

三元秘简侵星奏,五岭灵芽待雪尝。

金阙九重留不住,高风何处是严光。

古风汉服‖《范仲淹诗词》十首(七)-第3张图片-非凡网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宋)范仲淹

门外烟岚紫阁横,九衢风土更何情。

篱边醉傲渊明饮,陇上歌随桀溺耕。

三乐放怀千古重,万锺回首一毫轻。

鹏鹪共适逍遥理,谁复人间问不平。

古风汉服‖《范仲淹诗词》十首(七)-第4张图片-非凡网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宋)范仲淹

汉陂高兴自飘飘,何必天台渡石桥。

潭上药灵多饵菊,林间诗逸半书蕉。

勤歌兰佩招逋隐,懒事尘缨逐采僚。

客有赤松盟约在,异时猿鹤不相辽。

古风汉服‖《范仲淹诗词》十首(七)-第5张图片-非凡网

中元夜百花洲作(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從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古风汉服‖《范仲淹诗词》十首(七)-第6张图片-非凡网

寄馀杭全安石段少连二從事(宋)范仲淹

分携俱是佐高牙,两地光尘自等差。

荣事日趋丞相府,道情时过老君家。

双鸿得侣知风便,一鹤思鸣对露华。

早晚相将云汉外,重为龙友免天涯。

古风汉服‖《范仲淹诗词》十首(七)-第7张图片-非凡网

明月谣(宋)范仲淹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钩微。

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馀辉。

不掩五星耀,不碍浮云飞。

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餐。

清风起丛桂,白露生阶兰。

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

秦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

明月或可闻,顾我亦依依。

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

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古风汉服‖《范仲淹诗词》十首(七)-第8张图片-非凡网

南园(宋)范仲淹

南园万树花,极目春芳丽。

林下老成人,相招植松桂。

古风汉服‖《范仲淹诗词》十首(七)-第9张图片-非凡网

上都行送张伯玉(宋)范仲淹

上都有圣人,日月一以新。

晔晔天下才,西才尧舜宾。

百谷望东浸,万星依北辰。

直者为之辕,曲者为之轮。

一材不复遗,况此席上珍。

南山张公子,气象清且淳。

怀有绮绣文,朝无瓜瓞新。

寸心如铁石,不羞贱与贫。

买臣起白社,贾谊富青春。

实此金辘轳,去去延平津。

古风汉服‖《范仲淹诗词》十首(七)-第10张图片-非凡网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范仲淹最著名的十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