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是中国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意象。从最早出现在南朝诗人鲍照的“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和庾肩吾的“天禽下北阁,织女下西楼”,到宋朝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西楼早已不再局限于它所代表的实体建筑意义。
作为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西楼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已成为文人墨客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古人爱上西楼,绝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西楼本就象征着哀怨愁思,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人爱上西楼言说愁,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以下关系:
首先,西楼蕴含着丰富的五行、五色、五声和四季观念。
西楼,顾名思义,在方位上属于西方,因而与“西”字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五行中,西属金,正如《汉书·五书志》云,“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故西楼,给人以肃杀之气。
在五色中,西为白色。《周礼·考工记·画缋》云,“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白色在古代是禁忌之色,象征着死亡与凶兆。《礼记》云,“丧服以送终也”。故西楼,给人以悲凉之感。
在五音中,西为商音。欧阳修《秋声赋》云,“商声主西方之音”。不仅如此,古人常常把商的重浊凄怆之音与秋天的萧瑟之气,联系在一起,如 郑玄曰,“秋气和则商声调”。故西楼,给人以凄怆之意。
在四季中,西为秋季。《隋书·天文志》云,“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宋玉在《九辩》中曾云,“悲哉,秋之为气也!”秋天,象征着衰落。故西楼,给人以肃杀之气。
其次,西楼折射出古代建筑格局背后的阴阳观念与尊卑观念。
在中国古代,房屋建筑多以坐北朝南为主。由于“日归于西,起明于东”,西方属阴,东方属阳。因而在古代,东方成为尊贵的象征,比如古时太子居住在东宫,还有主人有“东道主”之称。西方,则象征着阴柔与位卑。
所以一般西厢房多为女子居住,西楼则成为女子闺房的代称。由于女子天性哀婉缠绵,多愁善感,她们所居住的“西厢”、“西窗”、“西楼”在古代诗词中就成为表达离合悲欢和相思情爱的最佳载体,尤其在唐宋以后成为男女之情的重要象征。
正因为西楼具有了如此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古诗词中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意象。特别是与其它诗词意象的结合使用,使得西楼成为古代诗词中浓墨重彩的存在,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具体来看:
其一,与“风雨”意向结合,表达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
在古代诗词中,西楼有时还是诗人骚客的集会送别之地,象征着离别悲欢。古代有很多诗人将惜别离情,挥洒在这西楼之中。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莫过于唐代诗人许浑的《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不直接书写离愁,而是以景结情,将离别后的凄迷怅惘之情,融于被迷蒙风雨笼罩的西楼之中。诗人巧妙地将“风雨”与“西楼”两个文学意象联系在一起,为这份伤别之情更增添几分朦胧与凄清之意。
其二,与“夕阳”意象结合,表达韶华易逝的思归之愁。
太阳东升西落,西楼往往伴随着黄昏日落出现在古诗词之中。夕阳与西楼结合在一起,往往给人以岁月流逝之感,徒增游子思乡之愁。北宋文学家张耒的《风流子》,“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是其中的代表。
词人独倚西楼,望着夕阳西下和大雁翩飞,内心油然而生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妻子的惦念。夕阳西下,给人以岁月迟暮之感,而独自倚靠西楼而眺望,则将这份愁思渲染地更加深婉动人。
其三,与“明月”意象结合,抒发回望历史的兴亡之叹。
西楼,不仅可以表达儿女情长,更可以抒发兴衰之叹。尤其,当它与明月结合在一起,这份故国之思就会变得更加凄婉蕴藉。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抒发了一代亡国之君的锥心怆痛。
词人独上西楼,无需言愁,明月如钩和寂寞梧桐就已经将他内心的故国之痛渲染地淋漓尽致。明月的阴晴圆缺,照应的是词人内心关于故国的兴衰交替。西楼独上,已让人孤寂,而目之所及更是凉透了人心。
其四,与“明月”意象结合,抒发缠绵哀怨的相思之情。
在西楼的诸多意象之中,与“明月”意象的结合最为密切。尤其是在宋词中,西楼里有一半多都沐浴在月光之中,成为传达男女离别相思的重要载体。明月不管是如霜皎洁,还是如诗朦胧,都为西楼抒情蒙上了多情而浪漫的面纱。
唐代诗人李益的“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抒发了诗人面对佳人爽约之后的悲凉与无奈,是唐诗中较早将西楼与男女之情联系在一起的重要代表。而鲍家四弦的“西楼今夜三更月,还照离人泣断弦”,则更见男女相思的哀婉缠绵。
宋代作为西楼意象丰富发展的巅峰时期,与明月意象结合最为出色的代表,莫过于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寥寥数语,将离人相思愁,勾勒得哀婉动人,缠绵悱恻。
除了表达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西楼也可以用来表达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苏轼的《渔家傲》,“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则是将对送别友人之后的惦念之情,融于西楼独上和淡月独望之中,充满了淡淡的忧伤。
总之,古人爱上西楼言说愁,多与西楼本身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与丰富的文化意象有关,是古代骚客文人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之一。经过历史的发展,西楼的意象也逐渐丰富和完整起来,尤其以传达爱情与相思为重。
在诗词歌赋的字里行间,西楼多与风雨明月等诸多意象结合使用,在传情达意的功能上又有了质的飞跃。不管是“满天风雨下西楼”,还是“任他明月下西楼”,那些骚客文人,都爱上西楼,爱上西楼言说愁。
标签: 唐代李益的隋宫燕动画版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