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名相,也是著名诗人,文学家,是西汉留侯张良后裔。他七岁知属文,能吟诗作对,被称之为神童。唐中宗景龙初年中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历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等职,死后谥荆州都督,文献公。
张九龄举止优雅,风度不凡。他为官清廉,忠耿尽职。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主张君王应以民为本,扶持农桑,反对穷兵黩武;选官应举贤任能,反对浮华虚才,名实不符;提议加强朝廷对军队的控制权。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禄山任平卢将军,在讨伐契丹时失利。张守珪奏请朝廷将其斩首。张九龄颇有识人之道,断定安禄山日后必反,于是在奏文上批示斩首,可玄宗看了批示后说:“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制耶?”于是将其释放,以示皇恩。可惜玄宗不辨奸邪,让当年石勒起兵反晋乱华的历史重演。
由于张九龄“小必谏,大必诤”,屡劝玄宗励精图治,不惜触怒龙颜。又常与馋党相抗,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等一干小人的诋毁下,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罢相,贬为荆州长史。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贤相被贬,李林甫接替相位,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张九龄请求回乡祭祖,因病于五月七日去世。
关于张九龄没有得到重用,是因为玄宗在位前期还算励精图治,由于时间较长而渐渐的疏于政务,贪图享乐,听不进张九龄的忠言。而李林甫则善于察言观色,能揣摩皇帝的心理,所以才得到玄宗你重用。
后来安禄山造反,逼得玄宗李隆基逃离京城,到蜀中避难,想起张九龄之言感慨万千,痛哭流涕,后悔没有听贤相之言杀了安禄山,真是痛心疾首。遂遣使到韶州祭奠张九龄,并抚恤其家人。
张九龄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诗千古传颂。他早年的诗作词采清丽,情致深远,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赞,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尤其《望月怀远》中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唱绝千古,有《曲江集》传世。对后世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人品更是一直被人们所赞颂、崇敬。
标签: 张九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