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墓志?

非凡网 31 0

墓志是指随葬记载墓主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传记性文字,多刻于石和砖上,个别以铁铸或瓷烧制而成。内容包括姓名、家世、生平事迹和韵语颂辞等。由于在志文之后大多附有用韵语写成的铭颂,所以又称为墓志铭。我国的墓志大约起源于东汉时期,魏、晋以后逐渐盛行。北魏以后,方形墓志始成定制。下底上盖,底刻志铭、盖刻标题。所记真实内容是确定墓葬年代的重要依据,也可以作为历史资料佐证史籍记载的偏差。隋、唐以后,志、盖相合,遂成定制。志文的内容也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文体,首先叙述死者姓名、籍贯和家世谱系;再记其生平事迹,官职履历,并颂扬其政绩德行;最后记其卒葬年、月和葬地;志文后为四字韵语的“铭”,以表达悼念哀思之情。南北朝至隋的墓志上皆不署撰者书者姓名,唐朝以后才在志文标题下署撰者、书者姓名和官衔。也偶有自撰墓志的。如甘肃兰州出土的明彭泽墓志,志前线刻彭泽肖像,志文即为彭泽自述。

标签: 范仲淹作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