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随笔

非凡网 36 0

  《岳阳楼记》是宋朝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失意之时,应好友滕子京之约而留下的传世佳作,距今已有900年。自古以来,以楼写记的不少,多难脱俗,一篇《岳阳楼记》短短四百字,融叙事、写景、论理为一炉,交相辉映,了无痕迹,叙事扼要清晰,写景变幻莫测,特别是论理,警策世人,发人深思,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两句名言警句。

  前者可谓对世,或者说是对社会的态度,后者则是修身,对自己的要求。

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闪耀朴素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的话,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反映。

  《岳阳楼记》是在范仲淹从朝迁被贬到地方,身处逆境,人生失意之时,作者却仍心怀天下,心系子民,登临巍巍岳阳楼,放眼八百里洞庭,道出了震憾古今的心声所作,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这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高尚情操,对当时及后世的一切有识之士都有巨大的鞭策和鼓舞作用。

  这种精神境界表现在不以位卑,不以境逆,更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是个人地位观和权力观的反映,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品德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人民群众出血流汗。

  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检验我们工作的重要标准

国家的利益与个人的私欲这组矛盾,从古到今始终在拷问着每个人的灵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是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精神,是老百姓心目中党员干部的形象,是检验党员干部的一种标准。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心系人民,让人民满意,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每一个党员干部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要坚持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满意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利益放在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上。

重温一篇文章,掀动一页历史,回望道道车辙,直视眼前大道,对范仲俺这位古代政治家充满敬意,崇敬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阔大胸襟;崇敬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神圣责任感;崇敬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

  当然,我们不能就止于仰视一位封建人臣的修为,古人已去,天地已变,数风流人物,应看今朝。

标签: 范仲淹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