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当今的人有何指导意义吗?

非凡网 103 0

如何理解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当今的人有何指导意义吗?-第1张图片-非凡网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今苏州吴县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句出《岳阳楼记》,为范仲淹在庆历六年新政失败后被贬谪邓州时所作。其原意是不因事物的好坏和个人得失而欢喜悲愁,是古代儒家学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引申。后人多用来表示豁达淡然的佛系心态,是一种理想哲理的追求,身陷滚滚红尘的凡夫俗子一般很难做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如何理解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当今的人有何指导意义吗?-第2张图片-非凡网

话说范希文贬官邓州,远离朝纲庙堂,正处江湖远塞,本可独善闲赋,奈其位卑不敢忘忧国,铮铮铁骨绕柔肠。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尽显范公浩然正气,进退皆忧无以为乐的家国情怀令人心生敬意。

如何理解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当今的人有何指导意义吗?-第3张图片-非凡网

相传范公并未曾亲登岳阳楼,而是受其昔时同僚滕子京嘱咐所为。滕因背负挪用公款之罪被贬洞庭一隅岳阳巴陵,二人同病相怜。范公闭门造车洋洋洒洒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岳阳楼记》,向世人宣誓了他矢志不渝地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

标签: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自范仲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