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红雨说历史”,说起李贺,蹦入脑海的大概就是“诗鬼”,英年早逝,还有那摄人心魄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或许河南朋友会想起这是他们故乡的名人。个人认为李贺的很多诗句读起来拗口不太准确,李贺大多数诗用韵还是很和谐的,只有少数确是拗口难读。更贴切的应该是难懂,意象奇特,或者使用了一些生僻字使得诗句难读。严羽曾在《沧浪诗话》里用了“瑰诡”二字形容,并且李贺的诗被称为“长吉体”(李贺,字长吉)。其实这种风格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才华横溢,追求诗歌语言和题材的新颖,别样。意境上注重怪、奇而形成的,这也符合他被称为“诗鬼”的气质。
李贺喜欢从我国的神话故事中汲取题材,然后纵横驰骋,挥毫泼墨,构造出绮丽诡谲的诗歌氛围。比如他写的《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诗人梦游月宫俯视神州,九州如九点。就是写生活中情景他也不干平庸之句《南山田中行》“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描写秋天的田野中使用“鬼灯如漆点松花”。
李贺诗歌常常新意十足,读来挑弄神经,不由会想,诶,原来还可以这样写。比如《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形容听音乐的感觉,如此用语,是不是也感觉石破天惊。这就是“长吉体”,越出常规又构思深沉,语意出奇,摄人心魄。
宋人称赞“李白天才绝,白居易人才绝,李贺鬼才绝”。最后说说拗口,李贺的诗句中确是存在拗口,主要是因为过度追求奇巧,使得文章用韵不协调,自然就拗口了。
文/红雨说历史
标签: 李贺被称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