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诗究竟好在哪里?

非凡网 73 0

处在中晚唐交界处的李贺(790-816)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提到他,我们的脑海中首先会出现一个画面:一个瘦弱的书生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身边跟着一个同样瘦弱的书童,行走在荒郊野陌上,书包里装着一张张写满诗句的纸条……由于高贵的出身(唐王室宗亲),李贺从小便被潜移默化了贵族公子式的教育意识;由于家境过早败落,他又每每忍受到不能温饱的痛苦折磨。所以,在他的诗歌里既蕴含着浑然天成的贵族气派,又不可抵挡地流露出中唐的现实风格。这种风格是其他任何诗人都无法具备的。

由于特殊的身世(李贺父亲的名讳),造就了李贺内心世界的敏感和脆弱,使他无法大胆地去应试,因此,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诗歌创作中去。

由于从小便聪慧过人,使李贺拥有了才高八斗的文学天赋。他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浪漫,常思别人所不能思,常言别人所不能言,从而为他的诗歌涂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光环。他的诗常与鬼魂为伍,却又不失儒学风范,常发出奇异诡谲的音响。

李贺身处韩、白诗派之间,更加接近韩孟风格。他的诗以古体诗和乐府诗为主,间或也写一些五律和七绝,最大的特点就在构思和语言上,可以说是奇妙无比,变化多端,足以与屈原媲美。

李贺的《梦天》写出了人在天上回首人寰的景致,堪称古诗中的绝品。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因为构思奇特,起笔便是高格,仿佛妙笔天成,特色十分鲜明。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留传于今的作品不多,没有七律,似乎不愿意受到它的束缚。偶做五律同样一流,特别是七绝,一样不失鬼才本色。有《南园》13首,首首具精:

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持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可惜,他没能实现书生万户侯的梦想,却早早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了饥寒交迫的27年人生轨迹。他的诗歌瑰丽诡异,色彩奇绝,被后人称为诗鬼。

李贺的诗究竟好在哪里?-第1张图片-非凡网

李贺的诗究竟好在哪里?-第2张图片-非凡网

李贺的诗究竟好在哪里?-第3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李贺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