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 人并称为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
因仕途失意,李贺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
篇。
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少年时已有诗名,为韩愈等人所器重。 他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遭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 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辞职后在生活窘迫和精神郁闷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病逝时年仅 27岁。
李贺富于艺术创新精神,为着笔补造化、巧夺天工的艺术理想,他不仅注意借鉴前人的艺术
经验,特别是屈原的奇诡变幻、鲍照的险峭夸饰、李白的想落天外以及古乐府的绮丽清新,同时 呕心沥血,苦心孤诣,努力创造超越传统、高于生活的美学境界,以出人意表的构思、奇异瑰丽的
意境、自由随意的结构、新颖独特的修辞、华美新奇的语言,构建了别具一格的诗歌形式,人称 “长吉体”。
如《李凭箜篌引》:“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写出心灵的强烈震撼。再如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生动地表现出大战在即的紧张场面,艺术 风格确实独特而罕见。
李贺以奇崛幽峭、秣丽凄清的诗歌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在唐代诗坛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
上是一位异军突起的杰出诗人。
杜牧为李贺诗集撰序,并指出李贺诗多借助于荒坟野草、牛鬼 蛇神等奇异形象,表达怨恨悲愁的情绪和荒诞虚幻的意境。其中荒郊野鬼、香魂梦语等阴冷幽
峭意象尤为突出。如“鬼灯如漆点松花”、“嗷嗷鬼母哭秋郊”、“秋坟鬼唱鲍家诗”、“鬼雨洒空 草”、“男哭复何益”等。
诗歌大量出现鬼魂的形象来寄托感情,除李贺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们在评价李贺时也往往将其才华和诗中的“鬼”字联系到一起。所以,宋朝严羽云:“人言太 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
标签: 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