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俩还是爷俩?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
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上过小学的童鞋都能很快算出来,这哥俩差了28岁。
准确地说,是爷俩!
一般来说,讲究排资论辈的年代,这28岁,按3年一个代沟,保守来说也有9个代沟,想要在一起,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放眼全唐,只有贺知章这爷爱搞忘年交,其他人还真突破不了自己。
其实,当时他俩的名气也不一样大,那么为什么我们感觉他们在一起了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第一红娘:韩愈
孟郊的好朋友是韩愈,韩愈的好朋友是贾岛,所以说,孟郊和贾岛也是准好朋友。
那时候的朋友圈,基本都是有效社交,那时候刷个脸熟是很重要的,因为记性差或印象不深,那就惨了。
没得朋友圈可翻。
韩愈喜欢孟郊,他说老孟的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傻了吧?奡这个字是不是不认识,念ao,四声,有力的意思。
韩愈这个人就是好交朋友,他还喜欢贾岛,说他“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
但是同样的话,我们就能看出,韩愈喜欢孟郊多一点点。不过,这也不影响俩人都喜欢。
既然都喜欢,韩愈同志就本着“闲着也是闲着”的选择,没事就撮合撮合这对CP。
第二红娘:苏轼等为了撮合他们,大家可是煞费苦心呀!
不光是老韩这么努力,宋朝一朝都很努力!
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先说话了,孟郊、贾岛这俩货,又得其悲愁郁堙之气。
啥意思?不明白吧,就是堵得慌。
苏轼还是大牛,在欧阳修的基础上,又升华了一下,显得那么简洁、干练。只见他随手写下4个大字——郊寒岛瘦。
画面感出来了吧?多么好的一对CP,满满的既视感!
苏爷把他俩放在一起了,别人也没啥好说了,就捧吧。可怜这俩人,生时关系不是那么铁,死后却绑在了一起。
缘分呀。
一直到清朝,才有人反对他们在一起,他叫潘德舆,他说这都是扯淡!
郊岛并称,岛非郊匹,人谓寒瘦,郊并不寒也。
然而,你一个人阻挡不了滚滚前进的车轮呀!
最大红娘:人民群众
其实,真心希望他们在一起的是,人民群众。
因为我们就喜欢他们在一起,因为他们风格相似,符合我们的意愿,所以,我们不管,就是要他们在一起。原因很简单。一是俩人虽然天赋不咋地,但是勤奋。
孟郊当过隐士,年轻的时候一直在深山里学习,但是天资差点,直到41岁才中上进士。
中进士后高兴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那个时候也就是没有相关规则,要不然因为超速,驾驶证的分就得被扣光。
因为官当得不顺,就努力写诗,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生新瘦硬。
贾岛当过僧人,年轻的时候经常参加高考,无奈就是考不上。虽然没有大名气,但为了搏出位,他干出了一件狠事——拦车!
当时,韩愈正骑着大马美呢,突然斜刺杀出一个骑驴的小子。
不知道贾岛是真是假,他就在那搞行为艺术,一会做个敲的动作,一会做个推的动作。
他还问韩愈,您说推好还是敲好?
写过“师说”的韩愈非常高兴,就自带黑板给他上起课来!敲好呀!说完俩人就像电视剧里伟人那样,哈哈大笑起来。
二是俩人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命太衰。
我们都知道孟郊写过游子吟,老牛了,其实还有写夫妻之爱的《结爱》,写父子之爱的《杏殇》。
无奈就是命苦,官当得不顺,临死前那几年,日子才好一些,不至于受冻挨饿了。让人上火的是,儿子死了!
后来说升官了,在准备去当官的路上,得了急病死了。
贾岛成绩也不错,寻隐者不遇、剑客之类的,到现在也很有影响力。但是作诗太痛苦了,两句诗要写三年!
他既打算出家,又想要当官,考试总也不中。后来当个小官,还总被人排挤,被贬了。再后来,也是在准备去当官的路上,得病死了。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这首诗,有人说是韩愈写的,有人说不是,不过这不重要。
真实红娘:他们自己
他们苦寒不重要,他们命不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曾经努力过,为自己而奋斗过。
他们都是认真的人,我们喜欢这份认真。
所以,我们希望他们在一起,用以祭奠我们那些认真的日子,认真对待的人。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干什么不是有针对性呢?
功利到了极致,就不再是功利,而是赤裸裸的真诚。
再者说了,这是我们的愿望,也由不得当事人,是不?
标签: 孟郊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