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779-843) 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初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试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诗与孟郊、姚合齐名,以苦吟著称。工五律,善写景,诗风清淡幽寂。有《长江集》。
据说,诗人出家为僧的时候,结交了一位好朋友李凝,其人是位隐士,住在荒郊野外。一天晚上,诗人趁着月色去拜访他,没想到李凝不在。遗憾的诗人面对朋友居所幽寂的环境,有了写诗题记的灵感。但诗成之后,诗人对其中的一个字难以定夺,一会儿想用“敲”,一会儿欲作“推”,始终炼炼不定。直到还俗进京赶考的时候,贾岛还在驴背上吟哦,并以手做推敲之势,引得路人讶异不已。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他便将做诗得句一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然后说:“作‘敲’字佳矣。”由此,这首诗才得以定稿,韩愈也因此和贾岛成了布衣之交。
“推敲”的典故,就是从这首诗来的——
“明月皎皎,你的小屋在荒原的边上兀立着,四围寂寂,几乎没有一户人家;只有一条长满野草的小径,弯弯曲曲伸向苍茫的远方。轻轻敲响门环,‘笃笃’之声在静寂的空气中回荡;几只小鸟从池边的大树上惊飞而出,零乱不安的啼鸣着,仿佛是在责怪我扰了它们的好梦。静立良久,它们渐渐平静下来,陆陆续续返巢续梦去了;而飘忽不定的你,又何时回来呢?还是回去吧!伫立小桥,回头张望,多希望能发现你的身影啊!可是,我只看见月下色彩斑斓的原野被桥一分为二;云脚在晚风中飘动,就像是嶙峋的山石在游移……我还会再来的!我们一起归隐的期约我决不食言。”
诗人首联写“幽居”的远景:“少邻并”指周围没有人家;“草径”是杂草丛生的小路;“荒原”是荒芜的原野;这些景致不由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既突出一个“幽”字,又点明了幽居主人的隐士身份。上句实写,下句虚写,含蓄巧妙。
颔联写“幽居”的近景:“鸟宿”在高处,是静景;“僧敲”在低处,有动态,有音响;高低错落、动静结合的布景给人和谐之感。一个“敲”字,不仅能反衬出环境的清幽寂静,还能引人无限的遐想:敲声惊鸟,鸟飞啼鸣,绕树盘旋,继而复归……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同时也说明,诗人先前其实并未看见池边的大树上有鸟栖息,是在敲声惊出之后才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合情合理;更有意思的是,用“敲”能说明诗人对李凝的钦敬、仰慕之情,他们的关系还没有到“推门而入”、彼此随随便便的地步,所以诗人还要礼貌恭敬地先敲门;
如果再深入下去想,“敲”字还有很多内涵:1、说明诗人事先并不知道李凝是否在家;2、说明门是从屋内闩上的,屋里应该有人,有人为何不开?3、可能李凝是在家的,因为不知是谁深夜来访,所以不愿清修被打扰而不开门,更能体现他不问世事的清高;4、也可能李凝知道是贾岛来访,故意和他开个玩笑,想看看诗人会有什么反应,体现他们的关系亲密;5、更可能是李凝明知是贾岛,但觉得诗人虽然出家为僧但俗念未了、六根难净,不可能真正和自己归隐荒野,所以索性不开门,有疏远诗人之意;……倘若用“推”字,所有的意蕴都将消失殆尽,只剩荒凉死寂了。
颈联写回归路上所见:一片野色因桥而分开,夜空中轻轻飘动的云朵像山石移动;以幻写真,亦真亦幻,更显出月色的迷离,环境的清寂,造化的神奇,烘托出诗人寻隐不遇的遗憾、惆怅、恍惚之情。
尾联抒情,点出主旨:“暂去”“还来”的期望,“不负”“幽期”的誓言,是诗人在面对友人幽居周围的幽美迷人景色之后,更增添对隐逸生活神往之情的体现。全诗的主旨自然而出,韵味深长。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还来、不负言,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虽经反复锤炼但不着雕琢之痕,韵味醇厚。在幽寂清雅的意境里,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那瘦削的身影,渐行渐远,终于融进了苍茫的夜色之中……
贾岛以苦吟出名,除了这首诗的“推敲”而外,还有“秋风起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的颔联)、“独行潭影底,数息树边身。”(《送无可上人》的颈联)等等。“苦吟”,是诗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执著、艰辛创作的写照,但“苦吟”而成的诗作,因为一味冥思苦想僻涩奇崛之语,而忽略了诗的整体气韵,所以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
本诗算是很经典的了,但如果从全局来审视,就会发现这首诗每两联之间,都缺乏逻辑的关系:颔联写幽居夜景,颈联却是诗人已经走上归途了; “僧敲月下门”是暗示诗人初访幽居,但尾联却是诗人已经在幽居住过了一段时间的辞别的语气。以致这首诗的时间性和主题都混淆不清,让人隐隐觉得怪异。
苏轼不喜欢孟郊、贾岛清淡、寒涩、怪癖的风格,说“郊寒岛瘦”。这“岛瘦”之名,恐怕也是诗人“苦吟”惹来的批评吧!
余试以诗解之曰:
幽居近荒原,而无邻人喧。
过桥分野色,草径入丘山。
僧敲月下门,鸟出池树巅。
即此晤前期,幽人何时还?
标签: 贾岛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