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汴京有个陈舍人,偶然得到一部旧本的《杜甫诗集》,他如获至宝。但由於这本书保管不善,致使有不少诗句中的字都脱落了。有一次,陈舍人读到《送蔡都尉诗》时,发现"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句的"鸟"字后面少了一个字,他反复斟酌,始终不能断定那是什麼字。
有一天,他和几位诗友谈论诗文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补上一个最恰当的字。有人写出一个"疾"字,认为"疾"字最能表现蔡都尉轻快迅速的纵跳功夫。有人认为不好,因为"身轻一鸟疾,枪急万人呼"上句的"疾"字与下句的"急"字,无论在读音或意思上都太接近,显得有点重复。
又有人写出"度"字,但陈舍人认为"度"字用在此处显得太生硬,也显不出身轻如鸟的特点。有人更提出用"落"、"起"、"下"等字,但大家都不满意。
后来,陈舍人在别处找到了一本比较完整的《杜甫诗集》,翻到《送蔡都尉诗》一看,原来那句是"身轻一鸟过"。
用"过"字来形容蔡都尉跳得又高又快,像一只鸟在眼前飞过一样,确实恰当不过。
“一江水”与“半江水”唐朝的任蕃,在夜宿台州巾子峰禅寺时,在寺墙上题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他走出几十里路后,觉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贴切,更符合现实,于是又返回寺院修改。
标签: 贾岛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