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为何被称为最“笨”的诗人?

非凡网 50 0

谁说贾岛是最“笨”的诗人呢?贾岛是一位真正著名诗人,是一位严谨治学的学者,从他写诗的态度上,就可以知道,他对诗的“痴情”。所谓的“笨”,就是他的“痴”,没有这样的精神又怎能写出好诗呢!

贾岛被称为“诗奴”,他是一位苦吟诗人,行坐寝食,都不忘作诗,因为作诗入迷,发生过两次交通事故,还留下了关于“推敲”的典故。

一次骑着瘸驴过街,没有注意到行人。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他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寻思着上联,忽然想到:“秋风吹渭水”作对,遂喜不自胜,结果乐极生悲,一不小心撞上当时的京兆尹(现在的市长)刘栖楚的车队,被关押了一夜,天亮时才获释。

又一次贾岛乘着空闲骑着他的瘸驴去李凝的隐居之处拜访,触景生情,吟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其中“敲”字,又欲作“推”字,一时游移不定,神思恍惚间,一不留神冲入当时任京兆尹韩愈的第三节车队中,韩愈的手下一拥而上,把贾岛抓到韩愈的马前。贾岛把自己作诗时遇到“推”和“敲”的难题如实告诉了韩愈。韩愈立马沉思良久,说道:“还是敲字好!”接着又和贾岛讨论了用“敲”字的好处。鸟宿池边树,就说明是夜里,这时去推别人家的门就有些过于莽撞,而用“敲”即显得有礼貌,又突出夜深人静之时突然传来敲门声,那种动感,更增添了诗的意境。

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锤炼,用心推敲修改。贾岛写诗非常注重炼意、炼句、炼字,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如果一首诗意境不佳,读了味同嚼醋,那种诗不读也罢。

贾岛一生为诗艺可为洒尽心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他这种严谨的写作态度的写照,锤炼出许多精品佳作。所以韩愈赠诗云:“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故生贾岛著人间。”虽然后世对这首诗的出处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贾岛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人们的赞赏和肯定是毫无疑问的。

《渡桑干河》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首诗意思曲折,字句平易,诗意含蓄,读者反复咀嚼后,会感到意境深远。

《剑客》

十年磨一剑,双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这首五言绝句,率意造语,直吐胸臆,语句简洁,感情强烈。用比喻象征意义托物言志,抒写作者十年寒窗,磨炼才干的生涯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纵观贾岛的作品,言简意丰,平易通俗,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这都得益于他写诗字斟句酌严谨态度。反复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不留修改的痕迹,读者留下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印象。

这样的诗人,这样的诗作,谁又敢说他“笨”呢!只有浅薄无知者这么认为吧!

贾岛,为何被称为最“笨”的诗人?-第1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