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心象、心里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情况。
古代文人的写作态度跟现在的快餐文化不同,古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是极为严肃认真的。
唐代杜甫在《解闷十二首》中写道:新诗改罢自长吟,说对待新诗创作认真修改并反复吟咏。
唐代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我每次作文章,未曾敢用轻心摆弄的态度对待。
唐朝诗人齐已为了一首《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苏洵更是敢于否定自己。他在发现自己文章的弱点以后,尽烧时所作文章数百篇。
作为苦吟诗人的代表,贾岛为了写诗,每字每句都会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推敲的由来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朋友李凝。由于山路难行,到时已是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贾岛就把一首诗留了下来:
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第二天,贾岛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更恰当些。于是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这时,正在京城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都纷纷避让,贾岛却失神闯进了仪仗队之中。
韩愈问明原因对贾岛说:“还是敲字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没有闩,也不能鲁莽撞门,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字阆仙,唐代诗人,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贾岛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如他在《送无可上人》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虽然夸张,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
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后记 写作是一件很能带给人成就感的事情,但你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更敷衍了事。唐代“诗圣”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你写作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作品的水平和质量。唯有真正静下心来,仔细雕琢,才能写出流芳千古的作品来。
标签: 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