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冉云飞一样读诗

非凡网 37 0

  像冉云飞一样读诗

  ——读《像唐诗一样生活》

  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的传统文化遭致毁灭性打击,破四旧,清除传统文明之污染,乃至人心变得坚硬如铁,告密、卧底成为人们彼此的爱好,对美好的情感视为大敌。那些千年流传的古典诗词被人渐渐遗忘,成为不灭的种子,等待春天的到来。互联网兴起之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解读迎来了难得的一次高峰,纳兰容若甚至有了无数真心喜爱他的粉丝。古典诗词的解读阐释一直乃是由专家学者所把持的领域。后来,普通的写作者介入这个领域,以现代感重新白话古典诗词,甚至出现了抄袭走红的安意如。世间解读唐诗的人甚多,然以往皆是从笺注出发,注重一词一字的微言大义,流于琐碎,见细节而不能见其阔大。

  近代以来,才有唐诗通论的萌芽,亦是学术史风向之变迁。譬如许文玉的《唐诗综论》、胡云翼的《唐诗研究》、苏雪林的《唐诗概论》、杨启高的《唐代诗学》、王士菁的《唐代诗歌》、陈伯海的《唐诗学引论》等等,蔚为大观。钱钟书在《谈艺录》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态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曰唐曰宋特举大概而言,为称谓之便。非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

  不过按照大家习以为常的惯例来说,唐诗,还是唐人所做的诗。宋元明清等诗人,就算写的再怎么近似唐诗,我们并不会认为就是唐诗。冉云飞的《像唐诗一样生活》所取材的唐诗自然都是唐人所写的唐诗,符合公众心目中的唐诗形象。在序言里,冉云飞说起写作的缘由:诵《诗经》,愿替胆小者猛翻女墙;看《庄子》,乐观庄惠濠梁之辩;读《史记》,独恨未能去汉武大势;习《古诗十九首》,始知无名者亦能创造不朽;能与陶潜赏菊小饮,有否猛志,无甚要紧;能踵武步随,听苏东坡一肚皮不合时宜,真是福气;与金圣叹同点水浒,不亦快哉;和张岱湖心亭看雪,就是骎骎然披发如山,亦是幸福;给顾炎武当背包客,何惮于与卖主老仆一斗;向钱大昕请益,大乐事不过看与妻兄王鸣盛补罅。

  他故意遗漏有唐一代,其实乃是为那些熠熠闪光的唐诗明星们留下了雅座,精雕细刻打磨他们的诗歌技艺与风流韵事。与那些讲究学术的笺注与通论相比,《像唐诗一样生活》胜在好玩有趣,把唐诗从云端上拉下来,回归日常的生活记忆。譬如首篇谈王绩的《野望》,乃是秋天足够用来出气;谈杨炯的《从军行》,乃是纸上杀敌逞豪语;谈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乃是才高命乖的问题诗人;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乃是一个小土台的宇宙表演;谈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乃是如水的安慰:以月光为例;谈王翰的《凉州词》,乃是是时候了,送命的时刻;谈王湾的《江南意》,乃是用一首诗来永垂不朽;谈王昌龄的《出塞》,乃是超迈千古的慷慨悲凉;谈李白的《长干行》,乃是勇敢的深情如花袭春。

  近乎网络化的语言,复活了唐诗最初的原始意义。冉云飞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强调的是唐诗在现代生活的价值所在,所以他尽管通晓历代的唐诗笺注,但在正文里,其聚焦的重心仍然是直面唐诗,抒发现代情怀。其实,这种写作方式由来已久,譬如唐宋传奇,很多名篇被明清的文人演绎成戏剧与小说。写作跟时代密切相关,没有时代的介入,写作只能成为死水。好的诗歌永远是开放的,永远是微言大义的。诗无达诂,诗人的书写往往只是瞬间的感受,而这种瞬间的感受一般不为外人所知。故尔一首诗常常引发千古的争讼。于丹把《论语》、《庄子》说成心灵鸡汤,余秋雨把文化写成流行的抚慰品,南怀瑾把佛禅搞成畅销的按摩椅,却失去了原著的本质。

  《像唐诗一样生活》一共101篇,写到的诗人只有几十位,大诗人如王维、李白、杜甫等皆有多首诗入选。其解说风趣幽默,古今杂糅。既说诗艺,又兼借诗说事;而诗人小传,尤见作者功力,正如作者所云:“与其说是作者小传,不如说是作者小评传,因为有较多的自我见解。”这种“自我见解”呈现出作者通达的诗学观与现代意识。譬如李白小传里说:“判断一个大诗人的标准,可能有很多种,但我说一点自己的简便办法。一是他的诗句被他人记住并吟诵的多寡,二是他的诗作可以超越时代而存在的。从这两点来判断,李白无疑是天才的大诗人。”

  记得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开讲唐代文学,开篇就讲唐初的白话诗人。”胡适认为,唐初的白话诗以王梵志最为重要,其次是寒山拾得和王绩。他用了大量的篇幅考证介绍了王梵志的生平史迹以及他自己对王梵志诗的多方搜集。王梵志的诗未入《全唐诗》,经胡适大力提倡,从刘复、郑振铎到孙望、郭在贻等学者的勤力收集整理,王梵志的诗集初具规模。冉云飞独具只眼,在第二篇就写到了这位白话诗人,标题为“唐代口语诗的先锋”,其论云:在历来是文人主宰诗歌传统的国度,王梵志另开门户,从偏旁进入,多少人不得或者不屑其门而入。他的《梵志翻着袜》、《道情诗》等作品,被诗僧皎然视为“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的“骇俗品”(《诗式》),于嘻笑怒骂、俚词俗谚里,尽情揭示了人情世态和社会的不公,哲理频出。

  坊间的唐诗选本,从古到今,多如牛毛。冉云飞的《像唐诗一样生活》能够卓然独立于古今选本而毫无愧色,在于他的个人见识与欣赏趣味,他是有所读有所见,观千器而后识剑。“我对用一首诗来征服历代读者的诗人,固有不少关注。然我更加关注的是实有好诗,而相对较被忽略者,如戴叙伦、张祜、王驾诸人。”冉云飞有偏见,有趣味。因为偏见,因为趣味,才有《像唐诗一样生活》一书。恰如批评家刘若愚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个批评家如果没有偏见,就等于没有文学的趣味。”像唐诗一样生活,远处要有一片杏花村,牧童吹笛,小桥流水;像唐诗一样生活,煮一片月光下酒,与李白杜甫纵情畅饮;像唐诗一样生活,像冉云飞一样读诗,写下特立独行的锦绣文章。

像冉云飞一样读诗-第1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骆宾王在狱咏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