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年前的浙江义乌有个村子叫骆家塘,骆家塘有个人叫老骆,老骆年轻的时候当过小官,隋末天下大乱,老骆干脆把官罢了,回到农村老家,一边耕耕田一边读读书,自娱自乐十分快活。后来生了个儿子叫骆履元,老骆知书达理,教导出的儿子也不差,骆履元满腹经纶,行为潇洒,在当地很有名。骆履元后来生了小小骆,书香门第给后代起名字是个很讲究的事,当时处于隋末唐初,朝代更迭战乱不止,百姓生活很苦,老骆和骆履元都希望有个能人志士,辅佐君王尽早结束战乱,再加上老骆有官场情结,如今虽然种了地,仍不忘当年做官时辅佐君王了却个把村里镇里家长里短的琐事。两代文化人在文化典籍里翻来翻去,最后取了《易经》一句话“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中的两个字,宾王,字观光,寓意辅佐君王,建功立业,造福百姓,前程远大,很好的名字。
唐政权稳固之后,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大家撸起袖子使劲干,国家社会很快欣欣向荣。骆履元在家呆不住了,太平盛世好做官,收拾行囊,进京求官去了。骆宾王的教育问题就交待给了老骆。老骆是个称职的老师,教育骆宾王很上心,骆宾王也很符合天才的人设,天生就具备一项特殊技能,朗诵。话还说不利索,朗诵诗文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很不是一般人。
骆宾王七岁那年,老骆的朋友来看望老骆,顺便拿点土特产。当时正是秋天,秋高气爽,五谷丰登。酒桌上喝了几杯,老骆舌头发麻,气冲天灵盖,趁着酒劲显摆自己的教育成果。老骆谈起孙子骆宾王,一口气连用十个“牛逼”,朋友不太信,觉得老骆喝多了神智不太清醒。酒席结束,老骆拉着朋友在村里溜达,路过一片池塘,池塘里飘着几只白鹅。朋友吃饱喝足,心神荡漾,望一眼天远风高,宇宙无穷,不觉诗兴大发,想趁机吟几曲,憋了半天没憋出来。朋友望了望骆宾王:“天才儿童,何不以鹅为诗?”。骆宾王抽抽鼻子,对着鹅群凝视片刻,嘴里咿咿呀呀,吟出那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背曲目“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很简单,很清新,很儿童,好不好,好。
好在哪,好在简单。
简单为什么好,简单就是力量,大力至简,对文字的掌控如此信手拈来,高手。
此时的骆宾王只有七岁,老骆的十个牛逼还是说少了。
朋友也是爱好诗文的人,亲眼见证了奇迹的发生,内心激动难以平复,抱住骆宾王痛哭流涕,活了这么多年,终于见着外星人了。
朋友回家之后,饭都没吃,这种神奇的事不满街讲讲内心实在憋闷,挨家挨户宣传骆宾王的光荣事迹,一传十十传百,骆宾王成了当地的名人,人称“江南神童”。“咏鹅”朗朗上口,也成了当地流传的经典童谣,人人爱唱。
骆履元外出求官运气不错,混了个博昌县令,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博兴县县长。县长回家把老婆孩子都接到了山东,骆宾王十岁那年从老骆的学前班毕业,准确点从老骆中学毕业,在县长的安排下进了山东博兴大学。
博兴这个地方有两点不凡;山东又叫齐鲁大地,齐鲁这个地方是出过名人的,最有名的文化人就是咱们的孔子孟子。孔子孟子的故乡兖州,儒家思想发源地,三千弟子念经的地方,和博兴只隔了一个县。
博兴南面有个县叫临淄,战国时期的齐国在这个地方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所公立大学,叫做“稷下学宫”。后来一群学霸聚集到稷下学宫,吵吵嚷嚷说自己的思想最端正,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史称“百家争鸣”。虽然孔子和“稷下学宫”的事到了唐朝已经过去小一千年,不过当年爱学习的文化传统还是留了下来,骆宾王周围的学习气氛还是十分浓厚滴。
骆同学不仅脑子聪明,而且十分好学,“最可怕的事是别人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聪明又努力的骆同学涉猎面很广,不仅精通必修课儒家经典,诸子百家,还很会算卦,排兵布阵也很能玩得来,五花八门,无所不通。别人家的孩子。
骆履元看到儿子痴迷书本,快学傻了,呵斥他“整天学习,赶紧滚出去玩”。骆宾王不是书呆子,很能交朋友,当时的“张学士”“辟闾公“都是他的朋友。看名字就知道这两个也是文化人,文化人在一起不打牌,不喝酒,吟诗作赋,切磋才学,骆同学进步很快。进步很快的骆同学达到什么地步,美国人斯蒂文.欧文写过一本《初唐诗》,里边聊了聊骆宾王“骆宾王是一位饱学的诗人,在这方面他超出了韩愈之前的任何诗人”。当年的咏鹅少年终成齐鲁大才。
这一年的骆宾王学业有成,名声在外,县长儿子,官二代。我们发现骆宾王太顺了,属于少年得志。少年得志的人,尤其在才学上得了志有什么特点,清高,换言之,谁都看不起。人性的规律纵使骆宾王这样的天才也不能幸免。
谁能一辈子顺风顺水,上帝让谁受苦,必先让其享福。顺风顺水的骆宾王很快遭遇了人生第一个挫折,县长父亲突然发病,死在任上。骆县长是个好县长,骆宾王守孝三年,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可见骆县长没留下什么遗产。这一年骆宾王十八岁,从宝马香车到古道萧瑟不过一夜之间。
四年之后的深秋,骆宾王打点行囊,告别母亲,追随父亲当年的脚步,进京参加公务员考试。当时的公务员考试有潜规则,考生想法设法扩大名气,为的就是让有权阶级都在脑子里过过自己,日后在花名册上看到名字,这个人我认识,不赖,混个脸熟。大唐诗鬼李贺还是个一文不名的文艺青年时就把自己的黑云压城城欲摧想方设法献给韩愈,韩愈鞋都没穿跑出来见他,人才。后来因为父亲名字的避讳,在让不让李贺考试的问题上韩愈帮了他不小的忙,差点和朝廷翻脸。诗佛王维,有公主给他撑腰疏通关系。不少人干这事。这一招场外加分不少,很有效果,大家都在用,用了都说好,谁不用,骆宾王不用,为什么,清高。
少年得志作下的毛病很快在骆才子身上显露出来。骆宾王看到身边的人读了一辈子书,学了一辈子大道理,却在权贵面前低声下气,极尽喧哗,内心很悲哀,后来骆宾王在自传体长诗《畴昔篇》的开头写到: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遨游灞陵曲,风月洛城端。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什么意思?“我年轻的时候看中的是光明磊落,大义凛然的大英雄豪杰,你们这些高官显贵算个p,要不是县长父亲去世,家里穷没出路,我才不来看你们脸色乞求个一官半职。在京城空闲的时间别人都去巴结权贵,我就不去,我要干嘛,我要游山玩水,领略大自然,我没钱怎么了,我处境艰难怎么了,我就不巴结你们”年轻,太年轻。
年轻的骆宾王很快就后悔了,榜单下来,大才骆宾王榜上无名。
骆宾王在这个深秋的夜晚,环顾自身,父亲去世,母亲寄养在朋友家,自身前途渺茫,眼下的一顿饭都成问题,“天下之大,竟无我骆宾王栖身之处”。
这一夜无眠,无数往事在脑子里来来回回,他想到了齐鲁大学爱啃笔尖的同桌,想到了面红耳赤争论问题,撸袖子打架,转眼又划拳喝酒的“张学士” “辟闾公”。想到了家乡义乌,想到了爷爷老骆教他朗诵诗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想到了故乡在这个季节开得正盛的美人蕉。想到离开故乡十余年,故乡人再次吟唱起“咏鹅”时,也一定心念着当年的咏鹅少年长高了么,长胖了么。
回家吧。
这个夜晚,骆宾王写下“途中有怀”,
“睠然怀楚奏,怅矣背泰关。
涸鳞惊煦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我是无水的鱼,是受伤的鸟,是出山入秦,想成就一番事业却没人 搭理的苏秦。临了还抱怨一句,不是老子没文化,是权贵不识货。
骆宾王收拾行囊,回返阔别十余年的义乌。
小船悠悠,进入义乌境内。故乡近在眼前,骆宾王又激动,又忧愁,心情复杂,写下:
“归怀剩不安,促榜犯风澜。
落宿含楼近,浮月带江寒。
喜逐行前至,忧从望里宽。
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
我催促小船赶往家乡,家乡越来越近,我的心情也逐渐舒畅。故乡的月漂浮在故乡的水上,还是当年的景色。无处着落的喜鹊呀,看来今晚有饭折了。
义乌人再见当年的咏鹅少年,谁都没问他的考试成绩上没上百,及没及格。父老乡亲拉住骆宾王的手,眼含热泪“这么多年,你去哪了“。
纵使世态炎凉,还有父老乡亲带我如初,骆宾王破碎的心又碎了一遍。
经过这场挫折教育的骆宾王很快摆脱了少年意气。不少天资极佳的人毁在了少年得志,明朝有个大权臣叫杨廷和,十二三岁考上国家公务员,主考官看都不看试卷,“你不及格”。当时的人都不理解,人家虽然年龄小,但写的不差呀。为什么,不为什么,就因为你还是个孩子,会写文章又怎么样,大人的事是刀刀见血的,现在让你见见血,避免以后流血身亡。后来杨廷和宦海沉浮,最感谢的人就是当年让他落榜的主考官。
有时候年少得志,不是好事。
标签: 骆宾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