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集六艺\大成

非凡网 47 0

七绝,集六艺\大成-第1张图片-非凡网

打理旧物,翻到年轻时购的,至今没翻过的一撂书籍。其中有俞平伯题字的《中国历代诗话选》。四五十年了,这部书还可读吗?

翻看几章,竟然发现七绝圣手王昌龄不仅是诗人,也是不寻常的文艺评论家。他于《诗有三宗旨》中说,立意一,立六艺之意,风,雅,颂,赋,比,兴。有以二,王仲宣《咏史》,"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此一以讥曹公杀戳,一以许曹公。兴寄三,王仲宣诗"晨猴临岸吟",此一句讥小人用事也。

王仲宣即建安七子之王粲,擅长诗赋,《七哀》,《咏史》,《从军行》等是建安文学的精品之作。诗才在魏武之上。

王昌龄的七首《从军行》受其影响极深。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雲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七,

玉门山暗几千重,山南山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少伯的绝句大气磅礴,守土无悔间不乏留露边塞清苦,万里思归的厌战情绪。这正与《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主旨合榫。大诗人在颂古今大义,歌用世之艰,寄家国之兴!

我们珍爱和平,我们不躲避战争!

传统的诗经六艺在格律诗中如何表现得淋漓尽致?比王昌龄晚出道五十年的苦吟诗人贾岛在《论六艺》中说:

风论一,风者讽也,即与体定,句须有感,外意随篇目自彰,内意随入讽刺,歌君臣风化之事。

赋论二,赋者敷也,布也。指事而陈,显善恶之殊态,外则敷本题之正体,内则布讽诵之元情。

比证三,比者类也。妍媸相类相显之理,或君臣昏侫,则物象比而刺之;或君臣贤明,亦取物比而象之。

兴论四,兴者情也。谓外感于物,内动于情,情不可遏,故曰兴。感君臣之德政废兴而形于言。

雅论五,雅者正也,谓歌讽刺之言,正君臣之道,法制号令,生民悦之,去其苛政。

颂论六,歌者美也。美君之德也。

这六义就是诗歌创作的宗旨,诗以立意为先。

《中回历代诗话选》无愧中社院多年储集的重点课题,去粗取精,提纲挈领,信息流宏大,逻辑严密。拟出四集,现在市面上只看到两集,书可能未接着出完,遗憾!

2019立冬次日发于博客

七绝,集六艺\大成-第2张图片-非凡网

图片来自天涯APP

标签: 从军行 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