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朱湘

非凡网 50 0

  小船啊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

  微波,

  金线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

  拍轻,

  浆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裹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

  波升,

  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榴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莲,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飔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溶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注:朱湘称自己是“每天24小时写诗的人”而忘却了一切。的确,朱湘的生活里除了诗,在没有了别的,甚至也没有了自己。朱湘奉献给了诗神最虔诚的心灵——三柱香“芬芳、热烈、婀娜”;最崇高的境界——两盏灯“光明、恬静”。

  《采莲曲》正体现了诗人对诗对人生的全面追求。

  1、理想的境界

  现实的不容,使朱湘转而塑造理想的生活。采莲本身就是一种超脱的境界,轻松、洒脱,不为人为而纷纭、复杂。《采莲曲》很自然地写到了这一优美别致的自然环境:微风拂柳,荷叶映翠,夕阳西下,金波粼粼……“荷花呀人样妖娆”,荷花喻人,使人自然而然的想到采莲女,想到采莲女的劳动,想到采莲女的爱情。妖娆的荷花一般的人儿和人一般妖娆的荷花呼应,采莲女的娇羞和天上人间的美景叠影,典雅清纯的东方少女和幽远雅致的乐声歌声交融,花香伴着衣香,浆声和着歌声,构成了一幅平和、宁静、安详的图画,创造出一种闪光欲滴的奇丽境界。这境界就是朱湘的心声——他向往着采莲女的“不谙世事”和“与世无争”。

  2、阴柔的建行

  《采莲曲》甚至连字句的排列也体现着诗人向往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各节间均是隔行退后一字起行,中间夹进退后二格自立的二字行。句式的错落和两字一行的夹用,使人从直观上就领略到《采莲曲》恰如少女的眸子一样纯净无邪,不为世俗所污。

  而最阴柔的建筑又配上最流畅、最疏朗的音韵,更是《采莲曲》倍添风致。

  当然,《采莲曲》也明显暴露出其内在的缺陷:结尾小船的消失,歌声的时隐时现,难免不让人感到空灵,倍感其境过清。而这,也恰恰符合朱湘的气质和性格。

标签: 采莲曲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