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诗家天子王江宁""七绝圣手",就是对"边塞诗人"王昌龄的美誉。盛唐时,王昌龄就同李白齐名,有人评价,在"七绝"诗创作上,超过李白!
王昌龄"诗"描写细腻而清新,意境独特,朗朗上口,大多数诗歌都被長安,洛阳歌女们呤唱传颂。
他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有集六卷,今编诗四卷。史称王龙标,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昌龄的诗词以写“边塞诗"闻名於唐代诗峰,在历史上占重要地位。
但是,他也写七言闺怨诗。这首诗是其中罕见的七言体,共一组,由几首组成,这是其中之一,也是最为著名七言:
《采莲曲二首·其一》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此诗创吟背景,是继"初唐四杰"和陈子昂新文化风气。一反齐粱权贵阶层绮靡文风。拒绝死搬"韵律",滥用古典,闭门造诗,填诗风气。用贴近大自然的清新格调,平易的语言,生动的词句,具有万千想象力的白描手法,创吟出来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共赏的好诗歌!王大诗人与王维有过一段交往,喜欢"一诗一画",用语自然平易的白描景界。
全诗贯穿两个字,"看"和"闻"。看,贴近自然的线条勾勒,如,天工巧裁碧绿荷莲嫩色,芙蓉般粉红色的莲荷花跃然纸上画中;连天的绿荷莲丛,采莲姑娘的脸肤,身影,衣服时隐时混在碧绿中。让人想象万千。
闻,当听见飘来的歌声后。全诗才点出有年轻姑娘划小船在莲荷叶池塘中。让读诗人在优美的画面里去想象是村姑?是闺秀?是才女?是仙姑乃或仙女?
所以,大诗人做一首无生癖字,无堆彻形容词(诗中动词生动),无典故的平易诗,却能流传几千年,产生无边想象,真是值得我们这批拾古绮靡牙慧,背一点什么"平水韵",似懂非懂的古韵平仄,闭门造诗,不今不古的人们好好学习,借鉴!
标签: 采莲曲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