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 从军行 [唐]王昌龄 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非凡网 46 0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王昌龄 从军行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来。 【鉴赏】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标签: 从军行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