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释 读
漫天飞雪般的杨花都已落尽,化作尘埃碾成泥;
恰在这时,子规鸟一声声地哀啼不止。
不料,偏偏又传来你被贬谪、远迁到五溪之外偏僻龙标的消息。
高高在上的明月呀,我要将对友人的牵挂同情之心托付与你;
在你的照耀下,让它随风而去,转寄给我那远在夜郎之西的、孤寂落寞的友人。
猜 读
杨花飞絮,暮春时节,易动愁怀。
子规悲吟,更添哀情。
其景象,其氛围,已够让人凄凄戚戚,不胜其境。
这仅是时令的更替,自然的律吕奏到了悲愁之处。而友人被贬至僻远的蛮荒之地的消息,则为这暮春之景,增添了更加浓重的感伤悲情氛围。
友人已去,早已错过了折柳相送的日子。现在,关山阻隔,遥不可及,尺素难传,锦书难寄。不过,这并不能难倒我们的天才诗人!
你翘望明月,心逐月光飞驰。愁思正难寄,遣与轻风去。纵隔千万里,你我共此辉。
明月之下,轻风之中,两位境遇多逆的诗人,愁心相通,正可相互牵念,相互慰藉。
这苦涩难安的念惦里,顿时掺入了友情的暖意。我们的大诗人,在悲戚的折磨之后,获得了些许悲情色彩仍浓的快意。此前闻悉友人被贬远迁之时的那种难堪之忧怨愁愤,已稍稍得以稀释。
这时,你的“愁心”,或许正在月光的辉波里——沐浴。
这时,远迁的旅人,或许在僻远的山乡,借了月光的照耀,正收读你迟到的诗句。
明月在天,杨花飘絮,春天已老,惟有两位好友的诗(思)心春意仍浓,春光常照。惟有好友间的情谊能彼此消解那失意的郁结,开释那孤苦的镣铐。
你们虽远隔天涯,却能心心相印,相互牵挂。因为你们是真正的朋友!
你们虽无限失意,却能惺惺相惜,彼此鼓励。因为你们的真正的知音!
你们用灵魂歌吟人生的韧性,你们用心灵感应世事的冷暖,即使春天已经远了,你们也仍是春天的歌者!
赏 读
这首诗,首句写景寓情,暗点时令——最能引发人们愁怀的时节,因而景中含情;写景设喻——杨花飘浮无定之物,喻旅人飘泊无根之心,更兼子规之鸣,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尽在其里。次句直陈其事,惊惜叹惋,不著言词;“龙标”“过五溪”,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音讯之闭塞,安危之难测,直涌诗人愁怀,虽不语则自显。
后两句,集中笔力,着意抒情。寄愁心与明月,遣轻风至龙标。明月成信使,长风作邮差,夸张奇妙,想象烂漫,化无情为有情,平常之物顿显奇崛之能。
写完后两句诗,诗人难平的“愁心”,当明朗、飘逸、通脱许多,因为他寻到了绝妙的解愁之法,远在僻壤的故人亦得到了神灵上的安抚!
明月千里寄深情,千里故友生灵犀。一个重负释怀,心入妙境;另一个,如若有知,该当友情萦怀,热血沸腾。
品 读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把一片愁心寄给天上的明月,让它随着你一直到那遥远偏僻的夜郎之西。
诗人听说友人王昌龄被贬龙标,内心颇为友人担心,想要对他诉说自己的深切关怀。于是,请求明月做信使,代为转达自己的一片关切之情。诗人的奇思妙想,情感的真挚深厚,以至造句自然流畅,摇曳生姿,脍炙人口。后人常引以表达对将到远方的挚友的慰勉之意。
标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