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理解:《伤仲永》是王安石对实事(“神童”仲永泯然众人)有感而发所作的,因此其背景也就是:王安石听说仲永从有“指物作诗立就”的天赋,诗文”有可观“处,因此沦为其父亲牟利工具,无法收到教育;初次见面时,仲永作诗,诗文不能与听到的名声相比;七年后,仲永已经”泯然众人“。
找到的资料:
公元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声名鹊起,其拿手好戏是“指物作诗”。城里人为了一睹“神童作家”的风采,纷纷邀请方仲永的父亲进城作客,有人愿意为此支付好几吊铜板的价钱。
公元1033年(即明道年间),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王安石也是“神童”级的人物,书上说他“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方仲永的大名对他来说早已如雷贯耳。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厉害。
公元1040年(七年后),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公元1043年(北宋庆历三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另外:找到的资料中四个时间只有两个时间(即1033年,1040年)在原文中出现过,已注明。
标签: 王安石伤方仲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