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①湖阴先生②壁
宋·王安石
茅檐③长扫静无苔④,
花木成畦⑤手自栽。
一水护田⑥将⑦绿绕,
两山排闼⑧送青来⑨。
【注释】
①书:书写,题诗。
②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前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③茅檐:茅屋儋下,这里指庭院。
④无苔:没有青苔。
⑤成畦: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⑥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⑦将:携带。绿:指水色。
⑧排闼:开门。闼:小门。
【翻译】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赏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景与人相互照应,句句关合。诗中用的典故也非常巧妙,即使读者不知道典故的内容,也可以领略到整首诗的意思。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有更深刻地体会。
本文转载来自我爱学习网 原文地址
标签: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