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事业鼎盛之时,为何突然罢相?

非凡网 107 0

王安石曾经两次罢相,第一次是在熙宁七年(1074年),第二次是在熙宁九年(1076年)。下面说一下王安石罢相原因

第一次罢相原因熙宁七年新法陆续开始实施,这一年春天全国大旱。春节正是农民播种季节,不下雨这一年农民将颗粒无收。将会产生大批饥民流民。宋神宗看到不下雨焦急万分。翰林学士韩维朝见神宗时,陈述了一些新法的弊端,如官吏向百姓催收青苗钱时,交不上 钱的 百姓回遭到鞭打。有的百姓为了筹钱,不得不砍掉桑树卖钱。宋神宗下了一道罪己诏,乞求上天降雨。

熙宁七年,宋神宗陆续听到一些新法的弊端,如变法派的曾布反对市易法。曾布告诉神宗市易务便宜买东西再抬高价格出售,又说百姓一提到市易务就哭泣起来,百姓对市易务怨声载道。王安石却不以为然。

宋神宗又听说有流民经过京城,下诏要赈济灾民。光州司法参军郑侠上书宋神宗,诉说百姓遭受旱灾,粮食不能播种麦苗干枯,粮食价格暴涨。农民只得逃荒到外地。又控诉新法造成百姓出卖妻子儿女的惨状。百姓为了给官府交钱,不得不拆掉房子砍掉桑树。郑侠又画了一幅流民图给宋神宗看。宋神宗越来越觉得新法对百姓不利,对继续变法产生了动摇。

王安石在事业鼎盛之时,为何突然罢相?-第1张图片-非凡网

再加上太后、宗室也对神宗说,青苗法、免役法对百姓不好,宋神宗最终罢免了王安石宰相职位。王安石第一次罢相的原因,主要是宋神宗听到太多反对新法的声音,他认为变法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第二次罢相原因变法初期宋神宗赋予了王安石很大权力,比如国家大事都交给王安石一人决定,其他副宰相只负责签字而已。有的事情不需要禀告皇帝,王安石作为宰相就可以做主。宋神宗从20多岁的青年慢慢成长为经验丰富的皇帝,开始不满意宰相权力过大,他认为宰相权力已经威胁到了皇权。

吕惠卿为了和王安石争夺宰相位置,上书宋神宗说王安石欺君罔上,随便更改皇帝命令。这正戳到了宋神宗的心窝上,宋神宗还把吕惠卿的奏章拿给王安石看。君臣之间已经产生了信任危机,皇权与相权也产生了矛盾。一方面王安石必须有绝对的权力,才能压制众多反对声音,新法才能顺利推行下去。另一方面宋神宗认为应该由他自己掌握大局。就是再这种情况下,王安石被第二次罢相。

王安石在事业鼎盛之时,为何突然罢相?-第2张图片-非凡网

王安石罢相的主要原因是宋神宗已经长大,政治上开始成熟有自己的思路,他不再满足做一个只听王安石话的皇帝,他要自己掌控变法大局。本质上是皇权与相权之争。

标签: 王安石辞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