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何悔用吕惠卿?

非凡网 101 0

王安石悔用的人多了,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探讨过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缘由,其中有一条就是用人不当、作茧自缚。

曾布倒戈吕惠卿倒戈还要从曾布说起,曾布当时是北宋三司使,和吕惠卿一样都是王安石的学生。他原本只是个小官,因为受到王安石的重用所以鲤鱼跃龙门,得以进入权利中枢,所以王安石绝对算得上是他的恩师。

可是当曾布收到来自皇宫的一道神秘手令时,变法的轨道就开始发生了倾斜。

发布手令的人是宋神宗本人,这种越过宰相直接向三司使长官下手札的方式本身就极不寻常,而上面的内容更是让曾布陷入了纠结。

宋神宗说:最近听闻市易务买卖货物,有违朝廷当初立法本意,妨碍百姓经营,致使民怨沸腾,深恶痛绝,现特命你详加调查,尽快上奏。

王安石为何悔用吕惠卿?-第1张图片-非凡网

市易务是王安石为了推行市易法所设立的,主持市易务工作的也是王安石的心腹吕嘉问。吕嘉问为了多出政绩,仗着王安石为其撑腰,根本不把主管市易务的三司使曾布当回事,为了敛财创收(王安石变法实质),动用一切手段打击和市易务争抢买卖的商人。

现在摆在曾布面前的就两条道,一个是按照宋神宗的旨意严查市易务,但是却得罪了恩师王安石;另一个就是选择对宋神宗的旨意阴奉阳违,帮助王安石维持新法。

这事对于政治人物来说不难选,皇帝才是大boss,还能顺带打击一下眼中钉吕嘉问,所以曾布开始朝吕嘉问下手了。

王安石带着小弟吕惠卿和宋神宗杠上了王安石一看曾布在皇帝面前举报吕嘉问违法乱纪,他就想当然的认为是吕嘉问忠于职责,损害富商利益,所以才导致其他人群起而攻之。你看,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在王安石的眼里,这就是权利斗争,反对吕嘉问那就是反对他王安石。

王安石为何悔用吕惠卿?-第2张图片-非凡网

于是王安石再三坚持,让吕惠卿和曾布一起调查此案。

这又是王安石的一步昏招,吕惠卿这人也和曾布一样,都是靠着王安石提拔上来的,王安石对于吕惠卿的学识和能力十分欣赏,好的跟父子似的。王安石在向宋神宗推荐吕惠卿时,甚至说:“他日共致太平,惟惠卿一人可望。”你想想这是多么高的评价。

但是说王安石识人不明真的没错,因为宋神宗都看出来吕惠卿此人“但才能过己便忌妒”。曾布和吕惠卿同时王安石的左膀右臂,但是随着曾布的迅速升迁,导致吕惠卿的忌恨。

此时的曾布和吕惠卿,虽未明争,但已暗斗。如今两人一共调查市易务,背后有站着宋神宗和王安石两位大佬,可想两人的斗争会到什么地步。

王安石这家伙,一手造成的混乱局面,结果最后却来一句我累了,你们玩吧,拍拍屁股走人了。

吕惠卿的阳光大道王安石罢相后,吕惠卿就被宋神宗提为副宰相,和宰相韩绛一起继续变法。

此时吕惠卿迎来了巅峰时刻,韩绛虽然支持王安石变法,但没那些狗腿积极,又本来就是重臣,所以吕惠卿算是接过了变法大旗,开始野心勃勃的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王安石为何悔用吕惠卿?-第3张图片-非凡网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吕惠卿这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老对手曾布身上,大权在握的吕惠卿对曾布穷追猛打,导致曾布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尧州。他曾经力保的吕嘉问也被贬到了常州。

吕惠卿可是玩的一手好棋,既打击了老对手,又处置了惹得民怨沸腾的吕嘉问。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朝廷百官就形成了唯吕惠卿马首是瞻的趋势,简直是门庭若市。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一个人,那就是韩绛。他可是吕惠卿的顶头上司,看到吕惠卿人气这么旺,他当然心里会不满。但韩绛政治手腕不够厉害,根本不是吕惠卿的对手。他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咬吕惠卿一口,哪怕是鱼死网破。

眼见朝廷中对吕惠卿的非议越来越多,韩绛密奏宋神宗,赶紧把王安石再找回来吧,宰相之位我也不要了。

宋神宗一听也是,吕惠卿主持变法这么久越搞越差,看来还是得靠王安石。于是,宋神宗再次诏令王安石迅速回京主持大局。

吕惠卿这下子傻眼了。

王吕之争前面说王安石回家去了,其实他心里还想着重出江湖威震武林呢,于是他一接到宋神宗的旨意马上回京当宰相去了。

那变法老大哥的位置肯定就不是吕惠卿的了,这让吕惠卿可受不了了,怎么个意思你这老家伙都走了,现在回来干嘛。于是吕惠卿干脆自立门户,公开和王安石搞分裂。

虽然王安石劝宋神宗说吕惠卿还是很有才能的,不能过分苛责,但是吕惠卿可不管这一套,他屡次找大老板告状,还说有我没他,有他没我。

宋神宗可不傻,吕惠卿虽然有才但是没德,这种人能当领导吗?这种人能服众吗?所以宋神宗飙了:“王安石的事就是朕的事!”

王安石为何悔用吕惠卿?-第4张图片-非凡网

这下群臣见风向变了,马上开始踩吕惠卿,到处都是弹劾之声。

吕惠卿看实在斗不过王安石,现在又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干脆以退为进,辞职不干。

这时有一个小人蹦出来了,他叫邓绾。原本只是个陕西宁州通判,为了快速升官就对王安石及其变法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赏识,被提拔到朝廷做官,当在京的同乡嘲笑他时,他却毫不在意的说:“笑骂从汝,好官我自为之。”

等到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邓绾就投靠了吕惠卿门下一起打击王安石。

现在王安石回来了,邓绾就很紧张,于是为了将功折罪,就朝吕惠卿背后狠狠插了一刀。他上书控告了吕惠卿和其弟吕升卿,趁着实施新法之便,和华亭知县张若济狼狈为奸,强借富民五百万钱,用以私置田产五百顷。

不得不说,小人就是能一招制敌,你看那么多弹劾吕惠卿的都是皮毛,这邓绾一举报马上就把吕惠卿往悬崖推。

这是变法七年来最大的一桩以权谋私案了,宋神宗对此非常震怒,但是因为案情重大,涉及朝廷高层政治斗争,办事人员不敢得罪任何一方,所以无奈之下使用了拖字诀。吕惠卿只是被贬黜京师,后来还是当了不少年的官。

宋神宗说我也累了王安石之前被权利斗争搞得头大,干脆一走了之,现在宋神宗也被搞得头昏脑涨,正好反对变法的官员纷纷借吕惠卿一案再次弹劾新法,要求宋神宗停止变法。

宋神宗说停止变法可以,但还有一件事要办,那就是把王安石和吕惠卿日益做大的党羽铲除掉。

于是在吕惠卿案还没搞清楚时,宋神宗就开始打击变法派的势力,变法派的中坚力量基本上都被放逐了。

虽然王安石没被撸下去,但他又表示累了,想要回乡。但是他没找皇帝说这事,皇帝就把他找来了,给他看了一封奏书。

这奏书是被贬到陈州的吕惠卿上的,想必大家拍脑袋也知道上面写了什么,无非就是说王安石父子勾结朝廷谏官,诬陷于他等等这些事,总之就是泼脏水嘛。不过倒也没诬陷王安石长子王雱,他对恩将仇报的吕惠卿极为痛恨,所以做了手脚,但是手脚没做干净,反倒被吕惠卿党羽抓了把柄,结果吕惠卿马上参了王安石父子一把。

后来王雱也挺惨,连累了父亲后他过意不去,本就体弱多病的他一病不起,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了。

虽然这事发生后,宋神宗没惩罚王安石父子,但心里肯定有阴影。于是王安石在老年失子后又一次说我累了,于1076年再次辞官归隐。

王安石为何悔用吕惠卿?-第5张图片-非凡网

总结:回顾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清晰的看到吕惠卿在其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吕惠卿的倒戈,为变法蒙上了阴影。正是内部的倾轧斗争,让王安石黯然退场。

标签: 百家讲坛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