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前一树梅,
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
一年一度一归来。
诗意:
玉石做的门堂前有一颗梅花树,
是为谁盛开,又是为谁凋零?
只有春风最为互相珍惜。
一年一度一回来。
王安石无疑是一位喜爱梅花之人,他一生写了很多梅花诗句,除去个人喜好外,这和当时宋人都喜爱梅的风气不无关系,有人统计过,王安石写过三十多首咏梅诗,前期多为酬唱,而后期从罢相闲居钟山时,梅花就和他处处相伴,最有名的一首梅花五言绝句,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他尽情地写梅,也是在写自己,幽独、坚守、清高,都是王安石当时真实心境的写照。
集句诗就是摘取前人现成的诗句,然后再组成一首新诗,这看起来非常轻松,其实难度很大,这就要求你必须熟读并强记许多诗词,关键是做到浑然天成,不露痕迹,让人读起来有一气呵成的艺术美成,这就是要衔接无缝。在这方面王安石可以说是集句诗的开山鼻祖,几乎无人超越。
来看第一句“白玉堂前一树梅”它是出自唐代蒋维翰的《春女怨》原诗是:
白玉堂前一树梅,
今朝忽见数花开。
儿家门户寻常闭,
春色因何入得来。
“白玉堂前”指富贵人家,若是在墙角、驿外桥边、或是在悬崖峭壁,梅花会自然开放,反正也没人欣赏,现在是在富贵人家,主人会精心呵护,还有许多人赏识,那就不能由着性子随意开放呢?当然不是,“为谁零落为谁开”该开的自然要开,该落的时候则落,不会因为人们的期待就开放,不会因为人们的伤心而零落,这样作者似乎是在赞赏梅花不趋炎附势的风骨,这一句是出自唐代严恽的《落花》原诗如下:
春光冉冉归何处,
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
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这两句是抒情,春风最怜惜懂得梅花,也知道梅花一年一开。
第三句出自唐代杨巨源的《和练秀才杨柳》:
水边杨柳曲尘丝,
立马烦君折一枝。
唯有春风最相惜,
殷勤更向手中吹。
最后一句出自宋代詹茂光妻的《寄远》:
锦江江上探春回,
销尽寒冰落尽梅。
争得儿夫似春色,
一年一度一归来。
在我们中国古诗词中春风是美好的象征,它吹开百花,带给人们是期盼和希望。一说到梅花,就有冰天雪地,春风一吹,凋谢满地。而王安石不信这个邪,偏偏反说,春风最怜惜梅花,不禁让人想起梅花另有它意,是不是他自身的写照,是生命力和希望,如果是这样,那梅花就是他的自信、豁达、乐观向上的精神!
标签: 咏梅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