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梅沁春意,
花香招蜂迷。
雨景为花狂,
此梅吟彼梅。
这是一个网友曾经写的一首《吟梅》,至今我还收藏者。她虽然比不上那些古人和现代名人的赞梅诗,但直白的小诗发自内心。诗人对梅花情有独钟,在她的名字里就有一个“梅”字,她很喜欢文字,同样在她响当当的昵称里,也有个“梅”字,于是便有了“此梅吟彼梅”的诗句。
我读着她的小诗,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被眼前满是芳草凄凄,树叶枯黄,冰冷刺骨的北风所感染,此刻,窗外飘来一丝丝、一缕缕幽香……我抬头寻觅香从何来?
哦!梅花,在一片桔黄色的灌木丛中,数枝梅花伸展出来。似铁铸的树枝上绽放着雪白的梅花,像无数朵星星般闪烁着,“白梅,多美的花啊!”那样洁白无瑕,一朵朵绽开在似钢铁的梅树枝上,花瓣晶莹剔透,花蕊也是纯纯鹅黄,像白玉雕成的,真是“玉洁冰清的梅花呀!”我脱口而出.。每朵花看起来身躯娇小,但却散发着沁人肺腑的清香。那清香渗透在空气中,数米远熏的人都要醉了。在这万木未苏的寒冷的日子里纯白、晶莹的梅花,显得冷艳而高贵,让人仰慕,真应了王安石的“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脍炙人口的佳作。
看着梅花,闻着花香,吟着“梅”诗,我走进“赏梅沁春意,花香招蜂迷”的意境,渐渐地我想起那个“梅”。我之所以喜欢那个“梅”,是因为她拥有梅花的品格和气质。
她个子不高,圆圆的脸蛋,读书的时候喜欢扎两根小辫,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挺可爱。她衣着十分朴素,款式不怎么时尚,但十分的整洁干净。她说话轻声细语,娓娓动听,很有感染力,听她说话,似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人处在回味的境地,给人余味深长。
印象中,她的童年是从失去父亲开始的。妈妈被特殊照顾,去了她爸爸单位上班,带走了比她大两岁的哥哥,远赴那个离家五六十里地的矿山,则把仅两岁的她留给了五十多岁的爷爷。从此,开始了爷孙俩相依为命的生活。爷爷宽宽的后背,成了她吃饭的“桌子”,也是她睡觉的“床”。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生活极其贫困,煮一锅山芋或一锅南瓜,就是爷爷和她最简单的美食。爷爷是个庄稼人,干活是爷爷的强项,照顾孩子却没女人们心细。她常常被爷爷忽略,只要她吃饱了,睡好了,就算是很好的照料。她和爷爷相伴的那些日子,很苦!很苦!爷爷不是她想象的那么慈眉善目,有时也抓着竹棍追赶着她,叫她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她站在凳子上洗锅刷碗;爷爷很“吝啬”,他用山芋换了甘蔗,总不舍得让她尽情的享受,常常要留到甘蔗坏了扔掉;爷爷喜欢唠叨,总会对着她说三道四,没了没完讲着陈年往昔的鬼怪故事。尽管如此,她还是怀念她的爷爷,记着爷爷对她的好处。一个失去爸爸的疼爱的她,在爷爷的悉心照料下,她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就算很幸运了。现在想起来,和爷爷相处的每一件事,她都觉得那么温馨和快乐。
因为父亲的早逝,从小到大,她对清明节一直是铭记胸怀,神圣祭拜。四十年来,没有错过任何一次清明对父亲的祭祀。她自幼就懂得与亲人的生离死别是那样悲楚和无奈。1973年3月24日,那是她爸爸一个生命静止的时刻;而对于她,这更是一个生命在她心中永恒的时刻!爸爸尽管去世四十年,尽管遗憾不能像活着一般为爸爸尽孝,但是,她心里始终有爸爸。随着年岁的增长,对爸爸思念却似乎越来越厚重,于是她常常把对爸爸的怀念叙之于笔端。大嘴小说网《清明遐思》、《家园》、《3月24日,一个静止永恒的日子》等文字,写不尽对爸爸的思念,抒不完对爸爸的情。朴实的文字就是一个女儿对天堂爸爸的所有爱!
读初中那会儿,她是班里的班长,别看人很小,但工作起来,很认真,特有责任心。或许因为单亲而且贫困的原因,在老师眼里她一贯很懂事,很会管理自己,也很会管理班级,所以她除了学习和班级工作,几乎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班里的学生被她管得服服帖帖,没有谁不听她的。我这当老师的很省心,每每班上要举行活动,都让她全权负责,整个活动的过程安排有序,活动效果特好。记得有次,她在班上,主动倡议为学校绿化进行了一次募捐活动,班上同学没有不响应的,第二天同学们就把钱凑齐了,买了两颗雪松树苗,栽在老师办公室门口的草地上,而今这两颗雪松枝叶茂盛,绿荫浓密,成了她们那代人的见证!由于她学习刻苦认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高中。据说:高中阶段她仍然是学校的骨干,肩负着班级的管理工作,在做好班级管理中,仍不忘坚持刻苦学习,深得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尽管在那个“万人挤独木桥”的岁月,她名落孙山,但她没有后悔过,她努力过,她拼搏过,她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她和其他同样没有圆大学梦的同学一样,没有太多的悲哀和无奈。倘若她处在而今的时代,凭她的毅力和精神,准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学生!
高中毕业,她荣幸的当了一名女钢铁工人,开始了她的人生之路。面对熊熊燃烧的大高炉,她骄傲,她自豪!她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她严守上下班制度,拜师父,学技术;工作一丝不苟,踏踏实实。风里来,雨里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賍,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高温酷暑,四季坚守,从不退却,赢得厂内职工的一致赞誉。然而,好景不长,国家五小企业的关停并转,钢铁厂就像一页历史,无论曾经怎样辉煌,也必须翻过历史的一页。她像其他工友们一样,面临着下岗重新择业。怎么办?她向何方去?前方等待她的又将是什么?她纠结,她心痛,她无语,她无奈,她一片茫然!她把自己关在家里,闭门不出……
寒风凛冽,大雪压枝,梅花绽放。她深信有什么样的花能与梅花相比。于是她清理着自己的思路,她觉得与其坐在家里,倒不如去外面寻找自己新天地,让自己走出那一片阴影,让自己快乐起来。她不厌其烦的寻找可用的单位和厂家,均一一被拒之门外,那个岁月,企业效益不好,纷纷改制转岗,下岗的工人多如牛毛,有谁愿意接纳一个弱小的女子呀!她不灰心,她不逃避,她不退却,她一如既往的坚持不懈的追求!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找到了一份销售医药的差事。那时,正值我从农村中学调进县城,在一次偶然买药的时候,遇上了她。她憔悴的脸庞,无奈的眼神,比读书的时候,逊色了很多。老师问了她一些情况,知道她的处境不是很好,工资待遇很低,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老师为她难过,也帮不了她,只是轻言相劝,给予厚望。医药销售干的不是很好,她又要面临着新的选择。一个人要在左右为难、进退失据中磨砺意志、朝着更宽阔处前行,这才是生命力充沛的真正表达。她做到了!她又去了一个单位,谋到了一份从事食堂的管理工作。那工作可不是轻松的活,得起早摸黑的干,几乎没有节假日,有时还得经常挨饿,要等职工吃完了,才轮到食堂工友。饭凉了,菜没了,她只能将就的吃一些,又紧张的投入就餐后的洗刷、打扫等一系列琐事。冬天,她每天天不亮就得告别诱人的热被窝,在寒风中奔走,每天双手又要多少次沐浴冰冷的自来水,可怜的双手斑驳开裂。夏天,烈日似火,她骑着自行车,在滚烫的柏油路上来回奔波,夜晚还得经受蚊虫的叮咬,而别人早已洗完澡,开着电扇,吹着空调,看着电视,享受着无尽乐趣!一想起这些,她就抱怨自己怎么不是个富婆?怎么不嫁个有钱的老公?怎么没命中个大奖?如果有这些好运,她该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女人啦!
她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是留给奋力打拼的年轻人;事业的重担在肩,中流砥柱,那是大多数稳重练达的男人们的战场,而日近中年的女人还得顾着自己的小家。家,就是她最悉心经营的温馨港湾,因此无论工作多累多忙,她还得顾自己的家庭。女人爱家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爱她的家,爱她的老公,爱她的儿子!她为家付出了很多很多。以至于鸟儿欢歌,她没有工夫听;花儿绽放,她没时间欣赏;即便是最心爱的网游,她也只能作短暂的停留。她无暇顾及任何旁骛,就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家,把家打理的有条不紊,老公满意,儿子称心,自己舒心。按理说她的生活苦尽甘来,好好养精蓄锐,但她并没有满足,仍然孜孜不断的追求,她白天不忘工作,晚上还腾出时间坚持学习,从精神上填补自己的梦想。去年,有天晚上,我在散步,无意中和她相遇,她身穿蓝色羽绒服,裹着围巾,站在风口中。我问她:“这么冷的天,你站在学校门口干什么?”她解开围巾,对我笑着说:“老师!我在等老师上课?”“上课!”我很惊讶,问道“上什么课?”她说:“在进行导游培训,学点导游知识,或许以后能用上。”我向她竖起大拇指,说:“你真了不起!”老师来了,教室的灯亮了,她急忙和我告辞。她说她要趁学员没到齐,看看书。我望着她的背影,油然而生敬意:四十岁的女人了,多么不容易呀!她孜孜不怠、以学为乐,在勤学勤思中不断充实和提升生命的高度与深度。她既要工作,又要学习,还要打理家务,照顾老公、儿子的衣食住行,这对一个弱小的女子来说,要承受多大压力,付出多大的精力啊!
如今她完成了“导游培训”所有的课程,且取得优秀的成绩。她也有了自己的新家,据说花了六十多万买的,这六十多万对她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她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点,亲戚朋友借一点,银行贷一点,如此圆了新家梦。她很高兴,很满足。那次她得意的邀了要好的同学和我,去她新家看看。不错,宽敞明亮,温暖如春新家,给她带来幸福的喜悦。她说:搬家的那一天她忙碌不已,那一夜她兴奋的失眠,亢奋的大脑根本无法停歇,凌晨趴在阳台护栏上,很想掐掐自己,她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正所谓:
寒冬腊月梅花开,
我赏红梅乐开怀。
微言细说龙梅事,
梅花香自苦寒来。
标签: 梅花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