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毛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余读王观堂先生《人间词话》,至“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心窃喜之。观堂先生,中国最后一二大儒也,当其将投未名湖死也,曰:“四十余年,惟欠一死耳。”此西学之兴,国学之衰也,乃吾民族之悲剧也。陈寅恪先生挽曰:“惟此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想见其为人。因作《天涯诗话》效之。
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词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为序。
天涯浪子 陈希圣
壬午年十一月于海南三亚
一
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力与我何有哉?”1直是后世无政府主义之鼻祖,施蒂那、拉萨尔读此,将谓“诗曰:‘他人有心,予揣度之’2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3
注释:
1
2【诗经•】:——。他人有心,予揣度之。——。
3【孟子•】。
二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也!”遂饿死于首阳山1。何迂也!天下归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粟是周粟,薇亦周薇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3吾见其迂也,未见其圣也。
注释:
1司马迁【史记•伯夷叔齐列传】。
2【】。
3【孟子•】。
三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1、“别有邻人笛,偏伤怀旧情。”2怀旧伤感,国亡不可复存,犹人死不可复生也。
注释:
1箕子【麦秀之诗】。武王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黎,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诗以歌咏之。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泣。
2【】——,玄龄等嗟叹不已。
四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1
哲诗也,此之谓“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者也2。
注释:
1【道德经•二十章】。
2【楚辞•渔父】。
五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1、“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2。孔子适郑,独立郭东门,郑人谓累累若丧家之狗,拘于匡,围于陈、蔡之野——神龙困于蝼蚁,可胜叹哉!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3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4假令二圣而在,余虽为之曳履执鞭,所忻慕焉。
注释:
1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鳞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2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长不录。
3【诗经•】:——。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4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六
孔子删诗,首篇《关雎》1,以明夫妇之伦亦大矣。季历娶太任,贤妇人,孕文王,目不视恶色,耳不闻恶声,及生,有圣瑞。汉时南越亡,征自(木羽人彡)女2。此特其大者,其余不可胜记。
注释:
1【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司马迁【史记•】。
七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1此不独是诗歌,与世推移,而不凝滞于物,亦潇洒之处世哲学也。
注释:
1【孟子•离娄下】。
八
屈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1。楚,大国也,足以颉颃秦国者,秦末陈胜、项梁皆以其号召天下,使屈子用事,秦能吞六国、一天下否?未可知也。而卒困于谗佞,沉于汩罗,何乃命阴数奇至于此极也!夫天命诚难测,而神明不可知2,悠悠苍天,曷其有极?3
注释:
1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韩愈【】
3【诗经•】:——。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九
诗品即人品,诗格即人格。屈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杜工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见人之溺,如己之溺,恻隐之心有随在不可磨灭者,犹释迦基督之欲救世而无能为者,此其所以尤高者也。
注释:
1屈原【离骚】,辞长不录。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十
项王垓下夜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1
高祖还乡,击筑自为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2
成者为王败者亡,其于人之方寸也如是哉!
注释:
1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2司马迁【史记•汉高祖本纪】。
十一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妇人之见耳。项王暴虐,所过皆坑屠,非人主也。沛公入秦,与秦人约法三章,不好杀人,有长者之风,真可以为人主者。天下归汉,非侥幸也。
注释:
1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十二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余读贾生《服鸟赋》“通人大观兮,物无不可”、“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未尝不击案叹赏,将过去种种,都视若浮云,又爽然自失矣。
注释:
1李商隐【贾生】。
十三
世言郑玄尝怒一婢,罚跪庭中,一婢过而笑问曰:“胡为乎泥中?”1答曰:“薄言往?,逢彼之怒。”2何其太雅!
注释:
1【诗经•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2【诗经•国风•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十四
曹孟德《步出夏门行》二首,最得风人深致。“水何澹澹”、“星汉灿烂”1,去年余在海南猴岛,常夜泳于海,美景如斯,人生如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千古令人琼壶敲尽缺。3
注释:
1曹操【步出夏门行•其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曹操【步出夏门行•其四】: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世说新语•】:——。
十五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世说》言魏文帝令陈王七步成诗,不成将行大法,陈王应声咏此六句,文帝愧之1。此小说家杜撰,未可信也,文帝虽忌陈王,岂骨肉对面仇雠,何面目示天下耶?
注释:
1【世说新语•】。世传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十六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1以此入画,可得嵇叔夜之为人。此之谓晋人风度也。
注释:
1嵇康【赠秀才从军】: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石番)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可尽言?
十七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1。何遽不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乎?2
注释:
1谢(月兆)【】:——。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2王勃【滕王阁序】。
十八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1、“倾耳无希声,在目浩已洁。”2此二句咏雪至高无尚,无逾此者。惟“软玉遮篱,湿银隐屐,踏碎梨花多少。”可以媲美3。
注释:
1 谢灵运【岁暮】: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2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倾耳无希声,在目浩已洁。——。
3江(日方)【台城路•雪径】:侧寒移步支筇去,纡回暗穿林(穴目)。软玉遮篱,湿银隐屐,踏碎梨花多少。缘阶正好。爱叠叠匀铺,漫随风扫。一线光分,竹间翻影漏斜照。
天教放晴入画,粉痕钩瘦绿,兰出疏草。密缀苔枝,圆凝冻蕊,欲透先春信早。夜来净皎。和月色磨成,恍然侵晓。独自行吟,满襟清兴悄。
十九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高尚士也。直追宗(亮心)之长风。
注释:
1晋•左思【咏史】。
2宗(亮心):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二十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1 犹天籁之自鸣也。
注释:
1隋•薛道衡【】。
二十一
唐太宗征辽,过定州,一鬼吟诗曰:“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鬼所立者,乃慕容垂之冢也。信乎?好事者为之乎?
二十二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1吕坤先生云孔子浑涵如玉,温润未尝不温润,坚刚未尝不坚刚2。噫!微孔子,孰能如此?
注释:
1张九龄【感遇•其三】: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2吕坤【呻吟语】。
二十三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此初唐入盛唐之征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此晚唐将终之征也。
注释:
1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外达?归雁洛阳边。
2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二十四
诗者,以气象胜,气象佳者自成名句,唐诗所以独绝者在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所以成千古绝唱者,气象胜也。
注释:
1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十五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此第一境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2此第二境也。“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3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诗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诗,恐为王元诸公所不许也4。
注释:
1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路,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效观堂先生语气云。
二十六
“(矣欠)乃一声山水绿”1、“春风又绿江南岸”2,著一“绿”字而境界全出,犹画龙点睛。
注释:
1 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矣欠)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2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十七
盛唐气象,自由开放,乃催诗之温床。白乐天“移船相近邀相见”1,全不避嫌,使生于宋明,礼教森严,岂无瓜田李下之嫌?诗之独盛于唐,良有以也。
注释:
1白居易【琵琶行】,诗长不录。
二十八
太白诗,浪漫奔放,至于义山,委婉幽微。唐代风流,乱后几绝,抑真有气运存乎其间者耶?
二十九
“回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1妙处难与君说2。
注释:
1许棠【洞庭】:——。回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2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妙处难与君说。短发萧搔襟袖冷,稳泛苍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三十
谒浆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1当其时也,聚散难期,一场消黯,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
注释:
1崔护【题都城南庄】。
2集柳永词。
三十一
寒山寺以张继《枫桥夜泊》而名1,黄鹤楼以崔颢题诗而名2,原来寻常一楼一寺也,因缘际会,得一佳作遂成名胜。滕王阁以文名,不以诗名,以其诗不过寻常应景之作也。
注释:
1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诗关后世登临之口,太白曾上此楼,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3王勃【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三十二
王右丞“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1设问却不答,只可用五柳先生“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2解之。
注释:
1王维【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2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三十三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1、“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2、“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想来元微之是个常顾花丛的。杜紫微“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亻幸)名。”3足见诗人雅好酒色。俗人贪杯,便是酒鬼,诗人则称酒仙;俗人好色,唤做淫虫,诗人则是风流。所好一般酒色也,何乃相去天壤耶?念此令人解颐。
注释:
1李白【将进酒】 ,诗长不录。
2杜甫【】:——。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3杜牧【遣怀】。
三十四
赵倚楼“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1真个风标绝代!
注释:
1赵嘏【长安秋望】: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三十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仔细把玩,叫人浑忘却“石火光中争长竞短,蜗牛角上较雌论雄”4。
注释:
1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王维【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3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洪应明【菜根谭】。
三十六
诗之最凄恻者,莫若元微之“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1
注释:
1元稹【】。乐天云:“此等语他人尚不忍闻,况仆闻之乎!”
三十七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余少时命蹇,不见容于当世,尝独自躬耕于山涧傍,苟全性命于恶世。当其时也,迷惘茫然,曾不知今生何生兮,今世何世,何尝识此意境?余,一贫农耳,彼摩诘者,贵人也。范缜先生不有言乎:“人生如树花同发,自有关篱墙而落于粪溷之中,或拂帘幌而落于茵席之上。”2世界则一也,所不同者,人心也,有亿万人心则同此一世界遂化为亿万世界矣——世界不可知也!
注释:
1王维【】。
2范缜【神灭论】。
三十八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亻幸)名。”1其人之轻薄无行,跃然纸墨间。
注释:
1见前注。
三十九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蓬底睡。”1虽曰鹦鹉学舌,亦足透有唐雍容自在消息。
注释:
1李殉,波斯商贾之后裔。
四十
“携手并肩入罗帷,含羞带笑把灯吹。金针刺破桃花蕊,不敢高声暗皱眉。”1可谓淫鄙之尤。子贡曰:“人之于言,不可不慎也,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2乐天乃作此等语耶!
注释:
1白居易【】。
2【论语•】。
四十一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乐天素富贵,非嚼得菜根者也。
注释:
1白居易【】。
四十二
柳子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最是清绝,后世无俦焉。东坡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2此之谓也。惟浪子班头“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舟差)。”3差堪比拟,然气象已不逮矣。两家都言雪景,如绘画家一用冷色调,一用暖色调。
注释:
1柳宗元【江雪】。
2苏轼【送参寥师】。
3关汉卿【双调--大德歌•冬•六】。
四十三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读来竟不是诗,是一幅画,笔底功夫臻于此炉火纯青境界,令人浮想联翩。有人作文,其师批注云:“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人甚喜,人告之曰:“两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言,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可值一哂。
注释:
1杜甫【春望】。
四十四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如此襟怀,吞云梦于胸中,曾不介蒂。
注释:
1杜甫【春望】。
四十五
诗有言主体,有言客体。以人为主体,则物为客体;以我为主体,则人物皆为客体;以心为主体,则身及万物为客体。——入朝洛堤步月闻笛1,只是写景,亦见其心之从容也,可谓主客一体,情景交融。
注释:
1【】。
四十六
戴叔伦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1曾文正公云:“诗之为道,各人门径不同,难执一己之成见以概论。”2善乎曾公之为言也。
注释:
1司空图【与极浦论诗书】引语。
2【曾国潘家书】。
四十七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1,为息壤焉可乎!易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2噫!可以妇人唱辞解圣人之意也。
注释:
1——【金缕衣】。
2【易经•】。
四十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其词微,其旨远,沉吟含蓄,发之甚远,求之转深2。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3。
注释:
1李白【静夜思】。
2明•侯方域【秋园杂佩序】、【大寂子诗序】。
3李世民【】。
四十九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1、“句句夜深得,心从天外归”2、“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3、“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发生”4。
李贺苦吟,其母忧之,谓:“是儿欲呕出心乃已。”
张祜苦吟,妻孥每唤之,皆不应,曰:“吾方口吻生华,岂恤汝辈乎?”5
牛鬼蛇神太甚也!6
注释:
1【】
2【】
3【】
4【】
5【唐才子传•张祜小传】。
6【】
五十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1百年人生于万古天地间如花开落,生且何欢,死又何苦?所谓“存亡去就,如九牛之一毛”2者也。
注释:
1王维【辛夷坞】。辛夷坞,别墅名。辛夷,一名木笔,落叶乔木,花有白紫两色,大如莲花,白者俗称玉兰。辛夷花酷似芙蓉(一名莲花),而又绽放于树梢枝头,故言“木末芙蓉花”。
2王维【与魏居士书】。
五十一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1炀帝聚萤作乐,开河巡游,生前侈纵,死后荒凉。“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2敌师破城之夜,犹自美人玉体横陈,险极艳极,不堪卒读。
注释:
1李商隐【隋宫】。
2李商隐【北齐二首】之一:“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暗用周幽王宠褒姒亡国,讽“无愁天子”高纬荒淫亡国。
五十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非“垂”不足以见平野之阔,非“涌”不足以见大江奔流。至矣,极矣,不可谓鬼斧神工,使鬼神为诗,不能办此也,神为之则劳神,鬼为之则伤鬼。胜出太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2远矣。
注释:
1杜甫【旅夜述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五十三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1笔走龙蛇,包笼宇宙,非老杜而孰为?
注释:
1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五十四
老杜登览诗,少壮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老迈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人世治乱无常,奈天命何?少壮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3气宇轩昂,豪情万里。老迈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悲苦之声,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命压人头不奈何,须唤取盈盈翠袖,(扌日皿)英雄泪。4
注释:
1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严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过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4辛弃疾【】:——。须唤取盈盈翠袖,(扌日皿)英雄泪。
五十五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1如柳子厚之小石潭,其境过清。2
注释:
1孟浩然联句。
2柳宗元【小石潭记】。
五十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极尽羁旅情怀,落寞不堪,乃客子之绝唱。
注释:
1 见前注。
五十七
“移居今夜薜萝眠,梦里山鸡报晓天。不觉云来衣暗湿,即知家近深溪边。”1升堂矣,未入于室也2。
注释:
1日本•嵯峨天皇(786?842)【山夜】。
2 【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五十八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野趣横生,独擅胜场。
注释:
1韦应物【滁州西涧】。
五十九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1别意恰似江水,更行更远还流。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有异曲同工之妙。
注释:
1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胡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六十
诗贵不隔,是以不易用典,用典易隔。若乎“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1是为不隔。
注释: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长不录。
六十一
“应怜屐齿映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虽访友不值,亦别有一番情致。
注释:
1叶少翁【游园不值】。
六十二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1恍然不知隔多少世矣。
注释:
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六十三
敕勒歌1,浑然天成,至真至朴。
注释:
1蒙古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六十四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1“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2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注释:
1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2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六十五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昔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朱雀桥、乌衣巷,王、谢子弟裙裾风流之地,而今安在哉?
注释:
1杜牧【】。
六十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2亿万斯年,月依旧,花如故,人不同。
注释:
1刘希友【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六十七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1此等语亦算名句耶?
注释:
1贾岛【】。
六十八
“天若有情天亦老。”1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2不仁,天也;仁,伪也。“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3不自生,故无情也。夫天,物也,无私无欲,不以人之善恶为善恶,不以人之是非为是非,亦不与人感应,不与人合一。其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4。不然,则与人同朽矣。君子明乎此,乃可以“不怨天,不尤人。”5
注释:
1唐•【】:——,天若有情天亦老。——。
2李耳【道德经•】。
3李耳【道德经•】。
4荀况【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5【论语•】。
六十九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1主观之情,客观之景,交融无间。老杜云:“作诗用事,要如禅家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此句如盐水乎?余在海南,知海水之咸,今而知老杜亦有咸味。
注释:
1杜甫【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祢衡传】:挝《渔阳操》,声悲壮。【汉武故事】:星辰动摇,东方朔谓民劳之应。
七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李鸿章曰:“古今雄伟非常之端,往往创于书生忧患之所得。”其斯之谓欤!
注释:
1杜甫【登高】。
七十一
老杜善用倒卷,“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1、“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2若言“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则为中材之作也。
注释:
1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2杜甫【登楼】,见前注。
七十二
“长笛一声人倚楼”1乃主人翁之显现,“曲终人不见”2乃主人翁之隐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此“鬼谣十字”,乃省试诗罕见之佳句。钱公乃“且夫水之积也厚,则其负大舟也有力”者也3。
注释:
1赵嘏【】:——。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2钱起【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3庄周【庄子•秋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七十三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1无乃比拟太过欤?李益未观于大海者也。余穷处天涯,日夜在海滨,甚不以此诗为然。
注释:
1李益【宫怨】:——。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七十四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此太白之贻爱也。余在三亚湾,日则见天海相接,一碧万顷,夜则细浪拍岸,我怀缱绻。“相看两不厌,只有三亚湾。”
注释:
1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七十五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1此等语殆天授也。
注释:
1张——【登单于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
七十六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1与“早知二世无多祚,崖石书功不用磨。”2寓义相仿佛。
注释:
1李商隐【】:——。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2【】:——。早知二世无多祚,崖石书功不用磨。
七十七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1言外有味,弦外有响,有余不尽之意。
注释:
1郑谷【淮上与友别】:——。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七十八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1未若“一将功成万骨枯”2一言以蔽之。
注释:
1张(虫宾)【吊万人冢】:——。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2曹松【己亥岁】:——。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七十九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1其来有自,源出“萧萧马鸣,悠悠旆旌。”2脱胎于斯,而有出蓝之意。
注释:
1杜甫【】:——。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2【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八十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1“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2一平淡,一愤激。“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3寓愤激于平淡。与“彼君子兮,不素餐兮。”4一脉相承。
注释:
1梅尧臣【陶者】。
2张俞【蚕妇】。
3【水浒传】第 回,“”。
4【诗•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八十一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1是造化小儿之愚吾与尔,而吾与尔又不自知也,悲乎!2
注释:
1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2明•邹迪光【瘗古志石文】。
八十二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其致悠然不尽,与天地同流,造化共适。
注释:
1【寻隐者不遇】。
八十三
神秀偈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偈诗:“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也1。
佛言:“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神秀所谓“一念清净烈焰成池”者也,慧能所谓:“一念惊觉船登彼岸。”者也。
注释:
1【金刚经】。
八十四
乌台诗案,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1者也。
注释:
1屈原【离骚】。
八十五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1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2。
注释:
1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晋书•(谷阝)诜传】。
八十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清如许”,人欲灭也,“活水来”,天理存也。自古之今,人民恒惑于物质肉体之欲而不可解,陷罪恶之阱,趋必死之途,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诚能存天理,灭人欲,如黄帝乘龙,则视去此物质世界如脱屣耳2。
注释:
1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司马迁【史记?孝武帝本纪】:“于是天子曰:‘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
八十七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似乎无理,巧思在焉。
注释:
1【】:——。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八十八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灭没楼中见,哀劳枕畔闻。南来还北去,无计得随君。”1亡国遗民,飘泊如雁。字句寻常,一体可观。
注释:
1元好问【八月并州雁】。
八十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差足继武。史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二公之死,固重于泰山。
注释:
1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谭嗣同【题狱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司马迁【】。
九十
“安得大千复浑沌,免教造物生精灵。”宋末战乱,生灵涂炭,丘真人不能以手援天下,重有慨焉。未省造物未生之先,精灵尽死之后,作何世界?
注释:
1丘处机【】:——。安得大千复浑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九十一
“南渡君臣轻社稷”1,是以“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2
注释:
1赵孟——【】。
2陆游【】。
九十二
“逢人莫话功名事,且道甘心落魄休。”1与稼轩“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2同是一种慨叹。
注释:
1张养浩【】:——。逢人莫话功名事,且道甘心落魄休。
2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九十三
“闻道中州凋敝甚,忘机不解说凄凉。”1王冕有先见之明,如明宁陵吕坤先生曰:“今天下乱相已形,而乱人未倡。”豪杰巨眼也!
注释:
1王冕【】:——。闻道中州凋敝甚,忘机不解说凄凉。
2吕坤【呻吟语】。
3【】。
九十四
“千锤万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2士君子可以此砥砺名节。
注释:
1【】
2【】
九十五
“冲冠一怒为红颜。” 1历史决于一伎。
注释:
1吴伟业【圆圆曲】,诗长不录。
九十六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1真乃一段妙论。
注释:
1【】:
九十七
“寒潭度鹤影,冷月葬花魂。”1凄恻如此,其能久乎?余不忍闻也。
注释:
1【红楼梦】第
回史湘云联句:“寒潭度鹤影”,林黛玉联句:“冷月葬花魂”。
九十八
曾文正公曰:“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1大诗人也者,虽未若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亦足以益人胸襟者也。
注释:
1【曾国潘家书】。
九十九
于右任之将终也,慷慨悲歌曰:“葬我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台人悯之,为立头像于高山之巅,遥望大陆。“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1锦绣河山沦落共匪贼手,其为祸也烈于日寇之铁蹄也。呜呼!余助于公悲哀。
注释:
1【离骚】。
一ОО
壬午年九月廿六日,余往游大东海,坐泳场围绳上。夕阳西下,浪子极目天涯。
落日照大海,粼粼漾金光。烟霭锁天涯,灰云度青山。感此无穷意,浪子思邈然。
标签: 登飞来峰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