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微博四篇
(一)
诗词吟咏,祝福海南。4月14日,海南新闻广播与凤凰新华书店举办的“凤凰悦读荟:百草园李成邢月精品诗文朗读会”在定安举行第四场。正值海南建省30周年,开场朗读的作品我们专门选择了本土著名诗人冯麟煌的《阅读海南》,除了李白、苏东坡、毛泽东、刘禹锡、海伦凯勒、海子的经典作品外,本场还增加了 在一些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古诗词,比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等,特别是习 刚刚在13日出席海南建省30周年大会做讲话时提到的海南名人邱浚的《咏五指山》,我们也特意带领大家齐声朗诵。虽然天气炎热,但场内的同学家长老师和诗词爱好者积极性很高,聆听、跟读,还踊跃地举手争取上场朗诵,有一群小学生还是在家长带领下闻讯从海口专门赶去的。定城镇“知海书屋”的全国学雷锋标兵孙衍吾前一天刚刚参加建省30周年大会,激动和喜悦仍挂在脸上,他与儿子同骑一辆单车冒着酷暑赶到朗读会现场,带来了他的书法作品,还讲述了29年来从百草园节目里获取的正能量。定安新华书店对此活动非常重视,早在一月我们在文昌做首场朗读会时,他们就带着队伍前往观摩,做足了准备,又请来中学的老师主持活动,印制了精美的宣传卡片人手一份,场内书声琅琅,诗情飞扬,感受中华文化,祝福美好新海南。朗读会每月一场,在不同市县举行,五月份计划到儋州去。
(二)
郊游踏青,寻访领袖的足迹。海南新闻广播《百草园》节目听友会4月15日组织听友再一次来到热心听友、康乐岛公司老总吴清杰的家乡——海口东山镇南山村采摘地瓜、毛瓜、圣女果。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农田里劳动的乐趣,品尝了丰盛的农家菜肴,还去看望慰问了村里的残疾女孩陈姑来。孩子们你追我赶,欢天喜地;大人们连买带送,满载而归。午餐时,海汽听友柯景润介绍了13日作为我省一线工人代表出席建省30周年大会,亲耳聆听习 描绘海南美好蓝图的见闻感受。从央视的新闻联播里,我们看到了百草园有两位老听友出席了13日下午在省人大会堂举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庆祝建省30周年大会,一个是柯景润,另一个是定安知海书屋的孙衍吾。下午我们就追随着领袖的足迹,到两天前习 刚刚去视察过的海口石山镇施茶村火山石斛园参观学习,独特的地貌、茂密的植被、神奇的石斛、艳丽的鲜花、古老的石器,令人目不暇接,更有习 走过的石道、与村民交谈的凉亭,以及讲解员介绍火山文化、仙草石斛和习 来访的趣事,会深深吸引你。望着停车场里停满了各式的大小车辆,有人预言:跟当年的琼海北仍村一样,这个离著名的火山口只有咫尺之遥的施茶村会很快会名扬天下,今年五一,这里一定是人满为患。
(三)
高举父辈旗,重走烽火路。68年前革命先辈流血牺牲冲锋陷阵解放了海南,如今迎来了建省30周年,四野40军、43军的后人们今天聚集海口,开启了第三届重走烽火路的征程。我放下其他工作,第二次参与活动,因为我两年前离世的父亲李朝就是43军127师的一兵。我激情朗诵的《重走烽火路》视频在上午的大会上播放,下午还与邢月一起登台朗诵,感恩感怀追思励志!86岁的渡海老战士宋宪华、四野和43军首长赖传珠 黄永胜 李作鹏等的子弟、开国上将周仕第的外孙彭宏远以及众多四野的后人们将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到海口 澄迈 琼海等地的战场遗址、英烈纪念地和海南新的开发区瞻仰凭吊参观学习。在现场听主持人介绍一个个熟悉的英雄将士的名字,听到说当年海南岛战役的胜利今天乃至今后给予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心中禁不住一阵阵激动!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去?参加这样的活动会有助于找到答案。四野子弟黄正大哥话音琅琅、慷慨激昂地说:我们的父辈完成了属于他们的伟大光荣的历史使命,接下来我们这些传承了红色基因的后人们就要担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是啊,光荣属于父辈,传承是我辈责任!
(四)
4月23日,第三届四野子弟重走烽火路第三天,到琼海周士第纪念馆 娘子军纪念园 椰子寨战斗纪念广场 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 博鳌南强村瞻仰参观。队伍中有几位大哥大姐与我经历相仿,父亲是东北 河南 山东的,68年前随大军解放海南后都先后成了海南的女婿,其母亲是海口 文昌 万宁的,我父亲是河北的,母亲是琼山三江的。我们都是父母播撒的种子,在海南生根发芽长大,有苦有泪有欢笑,如今以一种集体追思的方式感恩父辈 启迪下一代。队伍中有开国上将周士第的外孙彭宏远先生,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时我曾到一些学校做过《长征路上的海南人》专题讲座,那八个海南籍的红军中周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所以看到彭大哥我感到很亲切,他乐观开朗容易接近,欣然与我合影。我还发现他与黄永胜 李作鹏的儿子一样都是光头,有什么讲究吗?队伍中另有一人让我惊喜,高挑 眼镜 双肩包 文质彬彬 年轻帅气 一幅学生模样,他不是四野后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台湾李敖之子,当年他放弃台湾大学走入北京大学时,其父曾在电视节目里十分得意地告知北大的女生们:李戡来了!还毫不谦虚地夸奖说儿子将来一定超过老子!如今26岁的他已到剑桥读博,专业当然是历史,这次就是应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邀请来参加活动,有可能会在他的博士论文里写到海南岛战役,还有周士第。有人邀其合影,他有些腼腆但也不推辞,我说你写的《李戡戡乱记》我知道但没读过,他说送你一本,我问你带了吗?他说回去寄给你。在春光购物中心看他买了许多椰子产品,我说收获不少,一直是不苟言笑的他突然露出可爱的孩子气的笑容,说是给母亲带的。回到海口握手告别,我问你明天回北京吗?他说直接从海口飞台北。父亲刚去世,母亲住台北,他是个孝顺的儿子。我对他的好感多了几分。不知他说的要给我寄书只是随口说说呢还是会真的寄?因为他并没有留下我的地址。作为后人,我们都或多或少继承了父辈的基因,但能否如父辈那样实现光荣与梦想,还得看自己的努力了,不是吗?
标签: 登飞来峰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