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宋神宗一朝主持了“熙宁变法”,使宋朝国力猛增,开疆拓土,虽然是非功过千古各有评说,但他的名字确实是妥妥地和变法连在一起,以至于大多数人不知宋神宗、不识熙宁年号,而只记得“王安石变法”了。
王安石有一身正气,个性却非常倔,很多认定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劝也没用,就是八匹马拉也没有用,所以当时有人称呼王安石为“拗相公”。
当时的北宋政坛,可谓风云际会,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巨星闪烁,那也是北宋文坛光芒万丈的高光时刻。然而,一场改革,让王安石与他们一一决裂。他们之间有了质疑、对立、辩论、冲突,然而在这誓不两立的斗争中,他们并没有失去人格,他们的学问、道德依然完美无缺。
司马光是王安石政敌,但对王安石人品持肯定态度,赞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入狱,王安石上书为他声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东坡千里来访,回首前尘往事,彼此感觉还是那么的美好……
除了政治,在文坛上王安石也是妥妥的大拿,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笔意雄健峭拔,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如《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已全文背诵的同学请留个言……
还有呢,他的诗含蓄深沉,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都是名句!
他的词作也是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如《千秋岁引》《桂枝香》,格高千古,笔力遒劲,眼界开阔,都是词中的绝唱。
标签: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