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不说,先上原文,再上评论。orz
转------原文地址:
关于白居易国际机场的建议和意见(2012-01-13 11:42:59)转载▼标签: 文化
关于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命名为杭州白居易国际机场的建议(原文)
蔡天新
2011年5月,巴黎传来好消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对于把杭州建设成世界驰名的旅游城市提供了便利。但是,到目前为止,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仍远不及北京、上海,甚至与西安、桂林无法相比。虽说早在1972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首次访华就来到杭州,但那主要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西湖的个人偏爱。那以后,外国访华元首极少来杭州就是一个例证,尤其是那些有着重要影响力国家的领导人,以至于浙江大学一直没有邀请重要宾客演讲的机会。究其原因,老外们见多了美丽的风景,对于西湖的人文典故又缺乏了解,而秦始皇兵马俑和桂林山水却是眼睛所能看见的奇观。
作为改变这种局面的一种尝试和努力,经过认真考量和研究,我建议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改用与西湖有关的重要历史文化名人来命名,如“杭州白居易国际机场”,或者“杭州苏东坡国际机场”。说实话,早在担任第九届省政协委员期间我便有此想法,近年来又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出此建议,如刊登在2011年7月30日《联谊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新闻
纵观世界各国,以人名命名的国际机场早有先例,且十分普遍,例如,法国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美国纽约的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泰国曼谷素旺那普国际机场(国王的名字),等等。也有许多以文化名人命名的国际机场,如意大利罗马的达·芬奇国际机场(达·芬奇是画家),古巴哈瓦那的何塞·马蒂国家机场(马蒂是诗人),等等。国内也有昆明新建国际机场有望命名为“昆明郑和国际机场”命名(航海家郑和出生在昆明郊外),这是由云南省57位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有望在2012年4月1日启用新机场时实施。
相比苏东坡,我个人认为白居易更适合用来命名杭州国际机场。一来杭州现在的房价居高不下且名声在外,白居易这个名字会让游客感觉亲切、轻松,与政府倡导的“宜居”生活比较接近,督促政府努力控制房价等。其次,根据我数十次参加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时所了解到的,白居易作为诗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比苏东坡更大。这与1918年英国汉学家阿瑟·惠黎出版的译诗集《中国古诗170首》(伦敦康斯特布尔出版社)有关,这部诗集收入从秦朝至明朝末年诗歌170首,其中以白居易的诗作最多,共59首。虽然翻译采用不押韵的散体形式,使得传统的韵律丧失,但由于画面十分清晰,译成英文后仍能较好地呈现给读者。更重要的是,这些画面本身蕴含了大自然的韵律。这也是唐诗在西方的影响力远在宋词之上的主要原因,后者如苏轼韵律更为严格且喜欢用典,这一点惠黎本人也在序言里特别指出了,而《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的典故之多更甚。此书的出版使得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名扬名世界,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所有中国文学中最成功的一次翻译。
诗人白居易与杭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在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市长),任满三年,为杭州留下了不少美丽的诗篇,许多作品脍炙人口。尤其是那首《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再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西湖》)。政绩方面,白居易在位时重修了杭州六口古井。当然还有白堤,西湖旧堤倒塌后,农田常常干旱,白居易下令修建了一道从西湖断桥到孤山的长堤,在长堤两边栽种杨柳,既修水利又美化西湖。这就是白堤,也称白公堤。(可以说没有白堤,西湖的一半就不属于人民;白堤的游客人数是苏堤的50-100倍。)另据史书记载,白居易还决定率先把西湖水引入运河,使大运河与杭州城市相沟通,从而推进了杭州城市的发展。如果能以这样一位文化名人和父母官的名字命名杭州的窗口——国际机场,那对于挖掘和扩大西湖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国际知名度,乃至于建设文化强省意义重大。当然,作为一种尝试,我们也可以考虑让两个名字——萧山和白居易先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以观其效。(对萧山的朋友我想说,用白居易这样一位大诗人命名只能提高所在地的文化品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以美国NBA为例,没有一家球队是以出资方命名的。)
标签: 忆江南 白居易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