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
孟浩然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请入幕,不久辞归家乡。
开元二十八年(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标签: 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