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我写《你觉得襄阳岘山的伏羲头像大吗?,,,,,?》一文中,曾经提到,在伏羲摩崖头像西边,还有一尊孟浩然摩崖雕像。雕刻孟浩然像的场地,仍然是襄阳某单位废弃的采石场。
孟氏雕像高50米,长约90米。石壁上还雕刻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诗。那么,孟浩然是什么人?为什么受到襄阳人的器重?
孟浩然(689——740)
.湖北襄阳人。他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在痛苦失望后,能够自重,不媚世俗。他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一次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满座倾服,为之搁笔。孟浩然的诗,前期主要是政治诗与与边寨游侠诗,后期主要是山水诗。他诗风清淡自然,充满对农事的关心。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入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孟浩然有《孟浩然集》三劵传世。
李白、杜甫、皮日休、苏轼,以及现代作家闻一多都对孟浩然有很高的评价。李白的《囎孟浩然》道:“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孟浩然后期隐居襄阳城东南约15公里的鹿门山,鹿门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庞德公、皮日休都曾经在此隐居。
鹿门山是文化名山还是佛教圣地。
标签: 孟浩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