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欢“四”和“八”这两个数字,也常常用它入诗。除了你举的例子以外,另一个 著名的例子是李白的“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蜀道难)。
在数字中,“四”、“八”均受青睐,象征吉祥如意或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用此两字者多。
如称天下为“四海”;道家以道、天、地、王为“四大”;儒家以孝、悌、忠、信为“四德”,仁、义、礼、智为“四行”,诗、书、礼、乐为“四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为“四书”。
另如梅、兰、竹、菊称“国画四君子”;真、草、隶、篆称为“书法四体”;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人们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艺”。
“四”字之所以受人尊重,其源盖起于《易·系辞》:“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疏》云:“四象谓金、木、水、火。
”宋儒以为“两仪”为阴阳,而以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为“四象”,其延伸意义几乎囊括日月星辰,天下四海,万事万物。久而久之,“四”字便为人们常用。
“八”在古今典籍中运用也很广泛。如神话中撑天的八根柱子称为“八柱”,屈原在《问天》中即云:“八柱何当。
”古时传说“尧眉八采”,尧舜时分管四方的诸侯称“八伯”,《周易》中的八种符号为“八卦”,对长辈行的礼节称“八拜”,古代传说中八个有才华的人物称“八俊”,古时还对有真才实学的人称“才高八斗”,形容武将神气十足是“八面威风”,形容精通世故是“八面玲珑”。
标签: 杜牧江南春